更新时间:
修身立德、学习创造、健康身心、辛勤劳动、爱绿护绿、普法守法……凡此种种,皆是少年儿童事业的重要抓手、为中国未来“培土植绿”的战略必需。习近平总书记对此牵挂在心,在多个场合明确要求——
社会是大课堂,是少年儿童成长的土壤。社会教育是育人全链条的重要一环,全社会都有责任参与到培育未来、创造未来的工作中,为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文化有养心志、育情操、涵养精神气质的作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最深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有效开发配置好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资源,让“国风”、“国潮”浸润广大少年儿童,使他们从小懂得“何以中国”,让中华文脉融入精神血脉,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精神文化产品的健康与否关系着孩子们的“精神空间”和“心理空间”,对孩子们的成长影响深远。要提供更多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新媒介传播形式、有引领力和吸引力的书刊、音乐、影视、文化活动等,更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少年儿童身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的时代,需要帮助和引导他们更好辨识网络上的各种圈层、潮流现象,抵御不良信息和非法侵害,培育数字素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要协同发力,既防止和打击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网络言行,又加大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数字产品供给,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要撑起健康守护伞,持续完善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加强心理咨询、教育、治疗等服务,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
夜幕低垂,苏州河两岸和特色民俗市集的景观灯光同时点亮,现代城市景观和民俗市集夜景交相辉映。龙舟赛事、端午民俗与商业、文旅有机串联,全新的苏州河水岸商业风貌,引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近年来,江华高度重视瑶医药发展,先后出台促进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去年7月1日,《江华瑶族自治县瑶医药保护与发展条例》正式实施,明确每年端午节为瑶医药文化宣传日,已经连续8年举办“中国·江华瑶医药节”,在全县形成了浓厚的“信瑶医、爱瑶医、学瑶医、用瑶医”氛围。
2014年春节前夕,在内蒙古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在这里,总书记看望了聋哑女孩王雅妮,问学习,说志向,翻看手语书和相册。
中央要求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税制改革是重头戏,未来增值税、消费税、个税等主要税种还将有进一步改革举措。笔者呼吁,在税收征管不断强化的同时,为促进企业、个人实际税负维持在合理水平,未来税制改革应当统筹考虑降低名义税率。
“以前孩子们对端午节没有太深刻的认识,现在他们都会包简易粽子,还知道台湾与川渝地区的粽子口味区别。”信煜雯小学校长陈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