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此次赛事在广西民族大学举办,以“青年携手,共绘中泰未来50年新蓝图”为主题。比赛设置专业组和非专业组组别,参赛选手通过主题演讲、专题表述、即兴叙事等环节,展示泰语应用技能。
记者看到,科普图书《癌症天敌:免疫治疗的突破与希望》从重大科学发现讲起,带读者认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这些抗癌“超级武器”。该书还揭示了化疗、放疗、靶向药物与免疫系统的深层联系,并提出了通过饮食、锻炼、情绪管理等提升免疫力的实用建议。李治中对记者表示,无论是癌症患者、家属,还是对免疫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了解免疫治疗如何为人类战胜癌症带来新的曙光。(完)
距今7000年至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因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的发现而命名,是江南地区目前所知最早的史前文化。在临平茅山遗址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地层堆积,出土遗物以陶器居多,主要是泥质红陶、夹砂红陶。茅山遗址出土的马家浜文化夹砂陶腰沿釜是一件炊具,器身中间有一个突出的腰沿,起到阻挡烟气上升的作用。
“石榴籽”调解模式是四川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缩影。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56个民族成份齐全,有汉、彝、藏、羌、苗、回等15个世居民族,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唯一的羌族聚居区。人民调解在民族地区的规范运行,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是民族地区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从“石榴籽”调解模式到“德古工作法”,从“索玛花工作室”到“榕言议事点”,四川积极探索民族地区治理难题的“破局密码”,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我们这里不仅有红军走过的足迹,还有活态的彝族文化。”堰塘村第一书记薛元超介绍,当地将传统川南民居与民族元素融合,新建房屋多采用传统风格,通过整合民族类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等各类资金近3000万元,进行集中打造,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肃南县幼儿园园长刘金萍说,2022年下半年,该园作为先行试点,改造、购置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和保育设备。并于2023年春学期,率先在县域内开设3岁以下婴幼儿托班,目前,共有托班3个,3岁以下婴幼儿66名,每班配备3名保育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幼儿园先后为220余名婴幼儿提供了免费托育服务。
北极光节作为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的岁时节令,历经34年的潜心挖掘和打造,已成漠河独具特色的节庆文化品牌和对外宣传的国际名片。漠河第三十五届北极光节活动将持续至8月中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