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非常荣幸有机会创作‘港产’大熊猫的艺术作品参展,以可信、可爱、可敬的熊猫符号,讲述更加亲近、亲和、亲善的中国故事和香江故事,以熊猫之名与世界相拥,让熊猫文化与世界共享。”吴长江说。
“制作药发木偶是一个极其庞杂的工程,上千道工序,至今仍需纯手工制作。”周尔禄之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泰顺药发木偶戏温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周祖余受访时表示,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娱乐方式的变迁,加之烟花原料严格管控,药发木偶的表演几近绝迹,“原料申请与燃放许可的要求,令传承人举步维艰”。
2025年5月13日,传播《红楼梦》文化的公众号“欧阳宝玉”上,刊登了“红迷”纪念陈晓旭的文章《潇湘魂│2025.5.13陈晓旭女士逝世十八周年纪念》,该公众号由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主演欧阳奋强主持。王扶林导演曾回忆说过:“陈晓旭身上有那股味道很像林黛玉,有诗人的气质,也很孤傲。”“晓旭姐在中国荧屏史上赋予了林黛玉这一文学幻影真实鲜活的生命,她用三年的时光将自己熔铸成行走的黛玉辞典,题帕,葬花,焚稿……一颦一笑每个细节都浸透着对角色穿越时空的理解。而林黛玉也从此融入晓旭姐的生命。”
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举办的“万物和生——故宫博物院藏动物题材绘画特展”,是故宫博物院首次集中展示动物题材绘画领域的丰富收藏。展览以“百鸟鸣春”“百兽率舞”“百态生灵”三个单元展开,精心遴选63套、共计117件自五代至清代的珍贵作品,供观众赏阅,其中五代画家黄筌的《写生珍禽图》是本展最大亮点。
太原市还设计推出“畅游锦绣太原,感悟端午情怀”6条主题旅游线路,涵盖端午民俗、文博历史、夜间经济、龙舟赛事、传统美食、主题乐园等方面,备受游客关注。
今年4月,这座位于洛阳白马寺东侧的博物馆定名才尘埃落定。从2023年立项时的“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到2024年更名“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再到2025年4月正式定名“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名称中“洛阳”二字的去留不仅牵动公众神经,更折射出文化遗产命名中学术逻辑与地方认同的深层博弈。
普氏野马是全球仅存的野生马种,曾在我国境内灭绝。20世纪80年代,我国启动“野马返乡”计划,从海外引回24匹普氏野马,并在新疆开展繁育与野化工作。此次贺兰山引入的12匹野马,是我国普氏野马保护40周年之际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