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芒种打泥巴仗,为繁忙的耕种涂抹了轻松欢快的色彩,在集体嬉闹中缓解了劳作的辛苦。在欢乐的氛围中,“泥巴”成为情感传递的媒介,凝结着关于农耕文化的集体记忆。侗族有“土生万物”的自然信仰,打泥巴仗则通过人与泥土的亲密接触,完成了对土地的感恩仪式。充满青春气息的打泥巴仗也融合了婚俗传统,为男女青年提供了公开交往的机会。这项活动通常以家族或村寨为单位展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强化族群认同、增强协作精神的作用。黎平会议纪念馆副馆长杨祖华介绍,作为农耕文明的活态遗存,芒种打泥巴仗在当代体现出了多方面的价值。每年这个时节都有一些在外面工作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参加这一仪式。很多游客也通过民俗活动领略了侗族文化的魅力。
再看阜新站,制作了精美的端午活动海报和宣传册,上面有“我的铁路风景”互动平台入口,旅客们纷纷拿出手机扫码投稿,分享自己在旅途中拍摄到的铁路好风景,现场气氛欢快。
说到祥瑞,龙的形象无疑最具双重寓意,祥瑞寓意下更添一层帝王的象征。早在大约8000年前,在祭拜神灵的仪式中,龙便作为图腾形象开始现身。那时候的龙,造型简单,更像是蛇的样子。画布上龙的形象始于春秋战国,湖南楚墓中出土的《人物龙凤图》中,飞腾的龙凤引导一位贵族妇女的灵魂登天升仙。
“我做的包尔萨克和炝莲白!”“我刚学的红烧鱼,这次一定要露一手。”社区广场的圆桌刚摆好,邻居们就提着各色食盒陆续赶来。不一会儿,二十余张圆桌被百余位居民的拿手菜、周边商户赞助的特色美食、社区食堂的招牌菜摆得满满当当,菜肴香气四溢。居民们一起品尝美食、畅聊家常。
正因如此,民进党当局越是阻拦两岸文化交流,岛内民众想要交流的呼声就越大。统一联盟党荣誉主席戚嘉林在接受谭主采访时表示,面对民进党的打压,不能退缩。台湾中华资深记者协会理事长、《南华报》社长赖连金大声疾呼,越是困难,越要去推动交流。
鹤岗6月1日电 (邬微 韩健 郭斌)6月1日,鹤岗“龙江三峡”全境通航,今年船游首航正式起锚。首批100余名游客搭乘游轮,在江上开启3小时航程,沉浸式欣赏中俄两岸独特风光,解锁“一艘游轮赏两国景致”的惬意体验。
此前学界普遍认为,稻作农业经济支撑下的复杂社会结构形成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如距今6000-5000年的良渚文化时期。下汤遗址的发现将社会分化起点推前,说明长江下游地区社会组织复杂化的进程可能比预想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