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各种非遗互动体验更是让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非遗之美。“茶圣”NPC陆羽身着汉服,为观众展示青砖茶的制作过程;面塑大师现场巧手捏制各类物件,让观众目不转睛;还有不少人围绕着桌子做香包、挂艾草菖蒲、编五彩绳……“让孩子亲手触摸非遗,比课本上的讲解生动多了。”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来体验。
展区内,腰部外骨骼机器人能有效避免工人的腰椎和肌肉损伤。企业方面介绍,除工业上肢、腰部电动外骨骼,今年7月,企业还将发布一款面向C端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聚焦助行场景。现场,当观众佩戴了将助听器和AR眼镜结合的AI产品,可以帮助听障人士“看见”声音。
在全球协作网络点亮暨扩容仪式中,以青岛为起点,辐射圣彼得堡、明斯克、塔什干、上海、江阴等城市的协作网络被点亮,同时来自中国、马来西亚、蒙古国的4个城市加入上合组织全球创新协作网络,至此该协作网络成员数量增至10个。
白天,“文化超市”提供美育课堂、文化大讲堂、艺术展览等公益服务;晚上,“文化夜市”用惠民演出、非遗集市等打通“全时段、全场景、全年龄”文化服务。服务宣传周期间,陕西省文化馆创新文化供给,不但聚人气、聚课程、聚文艺,而且聚焦需求、聚焦变化,以“文化+经济”的聚合之力,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
论坛致力于搭建集学术研究、文化体验、文旅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交流平台,明代文物展将以科技为媒,设置“礼制之章”“威仪之象”“器用之华”“文脉之传”四大主题单元,利用VR、AR、全息投影、4K超清扫描、AI色彩修复与三维动画等科技手段解码明代礼制,揭秘历史华章。
重庆川剧院的演员张严威化身礼仪导师,为身着传统戏服的留学生们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礼仪课堂。他细致讲解并亲身示范中国古代男女初次见面时的典雅礼仪,留学生们全神贯注,跟随老师的一招一式,模仿古人的温婉行礼与风雅仪态。其间,张严威还巧妙融入川剧唱腔教学,留学生们学得有模有样,婉转的唱腔虽略显青涩,却饱含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热爱。体验结束后,留学生们纷纷化身“古代才子佳人”,在古色古香的场景中打卡留影,将这难忘的文化之旅定格成永恒记忆。
中国煤矿文工团成立于1947年东北解放区,是国家级艺术院团中历史最悠久的单位之一。2005年,加挂了“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的牌子。2018年9月,转隶到文化和旅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