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自2009年起,三峡集团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启动长鳍吻鮈保护研究工作。2014年,科研团队突破长鳍吻鮈人工繁殖技术并开展苗种试验性培育;2015至2021年,科研团队持续探索长鳍吻鮈苗种培育技术;2022至2024年,团队攻克了长鳍吻鮈野生亲鱼批量化驯养及子一代规模化繁育技术,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人工种群,并累计放流子一代长鳍吻鮈43万尾。
此次推介会旨在借助第26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投资促进平台作用,面向全球投资者,全方位立体式展现青海经济活力、创新动力和投资潜力,推介青海发展新优势和广阔合作前景,促成务实投资对接、项目合作。
- 中国驻外使领馆、国内公检法机关 绝不会通过电话、社交软件要求转账、缴纳“保证金”“保释金”,也不会以“涉案”为由索要银行账户信息。
专家解读伊朗外长急访莫斯科求援 寻求道义支持!美军“午夜之锤”行动仍在进行中,伊朗的三大核设施被钻地弹与战斧导弹摧毁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紧急飞抵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金色大厅与普京会面。这场外交会晤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引发了关于伊朗是否寻求俄罗斯军事介入以及俄美战机在中东空域相遇是否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讨论。在这场危机背后,除了愤怒与复仇,更多的是大国在边缘展现的理性权谋。
在这场保护主义、地缘冲突与技术革命交织的复杂棋局中,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够独力应对日趋复杂的全球性挑战。“过往的全球治理机制已遭遇瓶颈,各国呼唤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国际环境,世界亟需探索新的合作路径。”周密说。
进入暑期,两岸交流愈加热络,各领域交流更加亮点纷呈。在文化交流方面,将举办2025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交流参访、2025年度两岸国学书院、陕台文化交流周、2025两岸大陈乡情文化节、“乐越山海 相遇湖南”2025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音乐节、第七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第三届海峡两岸藏学研讨会等活动。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首场重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重要文物修复成果、“一带一路”中外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成果、重要研究阐释成果三大类7项考古成果。其中,乌兹别克斯坦蒙扎铁佩遗址文物保护工作成果展现了中国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跟着走”到“领着走”的切实转变,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生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