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3300多年前,商王盘庚作出“迁殷”的重大决策,此后,最为公众熟知的以“殷”(今河南省安阳市)为中心的商代定都于此270多年,留下了大批甲骨文、青铜器等重要文化遗存。作为中国第一个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王朝,商代上承夏代文明积淀,下启周代礼乐根基,以500余年的文明演进,塑造了青铜时代“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当天,中车株所、三一硅能分别作企业推介,株洲市城发集团推介中非经贸株洲陆港、中非易货贸易中心,并发布湘粤非铁海联运2.0版本。
杭州6月14日电(林波)6月14日,时值中国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坐拥西湖文化景观、中国大运河(杭州段)、良渚古城遗址三大世界文化遗产的杭州于13日举行了“联动与共享——世界文化遗产创新发展对话”活动,邀请北京、丽江等申遗城市,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的创新路径。
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商务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等全国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部际联席工作机制14部委今天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2025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共分为4个部分15项内容。《工作要点》指出:
圆形铜镜是另一重要发现。经过保护处理展现出精美的刻划纹饰,同时镜背面中心有钮,带有汉文化元素,表明汉文化元素已经与当地文化融合。此外,通过及时的丝网加固保护,结合出土位置和遗存形制判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大量服装结构部件。绢、锦、缣、布等纺织品的出土,尤其是织锦的发现,为研究丝绸之路的纺织品传播和纺织技术的演变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新疆喀什6月14日电 (苟继鹏)14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十三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新疆主会场活动在喀什市启动。
中国科技馆表示,此次“成分献血 你我同行”主题活动的举办,将有效提升公众对无偿献血的科学认知与社会认同。此外,为配合2025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6月“乐享健康生活”主题,中国科技馆还将陆续推出系列科普活动,持续为公众奉上健康科普“盛宴”,共同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和健康中国建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