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杭州6月13日电(张煜欢)在时代变迁下,古老文明如何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文化遗产又当如何实现可持续传承?6月13日,在中国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联动与共享——世界文化遗产创新发展对话”活动在杭州举行。活动上,四位深耕世界文化遗产申遗与保护一线的专家围桌探讨,如何让申遗“进行时”的项目汲取“完成时”的经验,进而更好地迈向文明的“将来时”。
朱克力认为,中国IP经济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跃迁。未来竞争将聚焦三个维度:故事原创能力决定IP厚度,能否持续输出有文化根基的新叙事;技术融合能力构建体验壁垒,利用AR(增强现实)、AI(人工智能)拓展交互形式;全球化运营能力打开价值空间,如何让东方美学成为世界语言。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福建非遗主会场活动期间,共有200多位来自福建各地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携79个非遗代表性项目齐聚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与百年商埠街区交相辉映,展现非遗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的魅力。(完)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一段时间以来,比亚迪、吉利等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给不少外国汽车品牌带来压力。”美国CNBC网站18日报道称,美银证券汽车产业分析师约翰·墨菲当天在美国汽车媒体协会有关活动中表示,美国底特律三巨头(即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斯特兰蒂斯)应“尽快”退出中国市场。他同时警告说,美国三大车企需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削减开支,尤其是在内燃机业务方面,因为这是目前利润的主要来源。
“艺术本身没有国界。”乔乔认为,需以世界通行的表现手法为载体,妥帖包裹中国文化的独特内核。唐朝本就是开放融合的典范,胡风汉韵的交织成就盛世之美。今日的文化出海同样需要那份包容胸襟与融合智慧,用世界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讲述中国的精彩故事。
周勇表示,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和研究南方局历史和红岩精神,做过一些努力,写过一些东西。因此对红岩精神研究的成果作史学史的回溯性研究,也是对自己走过的道路、发表论著的检视,既总结经验教训,也贡献新的知识。(完)
我始终认为,理解中国的真实面貌,对菲律宾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今天的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短短数十年间完成了如此规模宏大的历史跃迁。中国的崛起并非一场突如其来的现象,而是数千年文明积淀的历史回归。从一个发展中国家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转型过程深刻影响着区域格局与世界秩序。如果菲律宾希望实现包容性增长与长期发展,就必须以更加务实和开放的心态,加强对中国的理解与合作。作为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的邻国,我们理应搭建更多桥梁,促进彼此沟通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