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此次展览汇集了四川省7家博物馆的68件汉代主题展品,涵盖拓片、画像砖及陶俑等复制品,为匈牙利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窗口。“通过此次展览,匈牙利观众能够了解中国古代的风土人情和中国古人的生死观,感受四川自古以来安逸舒适且富有创造力的文化特质。”展览策展人之一、四川博物院公众服务部副主任周莉娟表示。
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在中国青铜文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是商王朝统驭四方的密钥,对铜料的渴望也推动着商人南下北上、西进东拓。”庞雅妮说。
创意显示产品展示区的一棵“科技树”,用12块LED屏幕展现了显示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随着灯珠之间的点间距由大变小,显示屏的分辨率和观看效果不断蝶变,新一代显示屏点间距仅有0.93毫米,极大提高了显示屏的像素密度和清晰度。励丰文化正依托这样的科技创新重构传统场景体验,并以IP为核心开发新型沉浸式产品。
“古建筑是元坑镇的根与魂,既要保护也要‘活化’。”元坑镇党委书记吴诗源说。建于乾隆年间、占地4700平方米的东郊陈氏古民居,族谱与台湾陈氏宗亲相连,每年都有台胞返乡谒祖。如今,这座涉台省级文保单位经修缮,成为展示古镇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乌方协助下,考古人员搭建了临时方舱,但方舱内无法满足工作条件。所以,我们把北京的实验室‘拆解重组’,精选了便携设备、必要的材料,搭建起一座‘移动保护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实验室考古方舱(综合保护实验室)负责人韩化蕊说。
文物的活化利用是连接历史与现代的桥梁,“看·见殷商”对此进行了生动诠释。展览设置专题,以2025年的热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道具为线索,展出其对应的文物原型,让观众直观感受文物在现代影视创作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敖光用的刀原型是商代的玉刀,天元鼎浑圆的造型源自战国铜敦,结界兽是结合三星堆的金面具和青铜鸟首设计的,结界兽使用的武器以战国时期的虎纹耳形铜钺和青铜锯齿镰形器为原型。”高红清说,希望通过这个小专题启发观众对于传统文化活化利用的思考,同时也拉近文物和观众的距离。
在四川之前,河南、内蒙古、浙江、江西的省级党委科技委员会已经亮相。河南、吉林和四川的省委科技委员会,都是由省委书记和省长担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