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尽管中国并未采取集中清缴清欠税收等行动,但随着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网状、系统性税收风险分析取代了此前个人经验点对点分析,税收征管力度事实上在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在不断提高。以前企业偷漏税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近些年通过税收大数据,税务部门会收到企业风险提示,并跟企业确认,不少企业需要依法补缴税款。
尽管外界感知中618的声量似乎日渐冷清,但平台数据似乎依旧翻红,新玩家也表现亮眼。据美团数据显示,5月27日至6月18日,美团闪购60余类商品成交额增长超1倍,其中手机、白酒、奶粉、大小家电等20余类高单价的“大件”商品整体成交额增长2倍,近850个零售品牌成交额翻倍增长。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6月19日,海天在香港联交所敲锣,成为第一个“A+H”的调味品企业。当天海天在H股收盘价为36.5港元,微涨0.55%。虽没有在H股破发,但在A股,海天味业收盘38.69元,跌幅达3.83%。
郎酒以1620.65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本年度最具价值品牌第56位,较去年增加101.89亿。其估值超越多数传统制造业龙头,并且是郎酒连续17年稳居白酒行业前三、酱香型白酒第二,彰显出郎酒作为白酒头部品牌的深厚底蕴与发展韧性。
6月21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还将携香港艺术家们,和上海众多博物馆、艺术界人士展开一场主题为“流动的山水:从传统文化到当代城市肌理”的文化沙龙。
对海天品牌影响最大的事件也与海外市场有关。在2022年国庆期间,海天被曝国内产品含多种添加剂(如苯甲酸钠、三氯蔗糖),而出口日本产品配料表更“纯净”。尽管海天多次声明“符合国家标准”,但回应被批“傲慢”,未解答消费者对“双重标准”的疑虑。事件导致品牌美誉度从93.47%暴跌至22.32%,股价单月跌幅达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