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新疆就像一把金钥匙,既能打开中亚市场,又能直通东南亚市场。”马来西亚阿斯利机械私人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作国的赞叹,道出了新疆“东联西出”的独特价值。
乌兹别克斯坦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和贸易中转站。自2012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中亚考古队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中心合作,聚焦费尔干纳盆地进行了系统性的田野考古发掘。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首场重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重要文物修复成果、“一带一路”中外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成果、重要研究阐释成果三大类7项考古成果。其中,乌兹别克斯坦蒙扎铁佩遗址文物保护工作成果展现了中国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跟着走”到“领着走”的切实转变,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生动展示。
在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区,“文化超市”美育课堂以56门特色课程的丰沛供给与群众自选的灵活机制,推出一系列美育体验课,让艺术融入市民生活。据介绍,此次“超市课程”涵盖书法、非遗、生活美学、数字科技、健康养生等领域,吸引众多市民参与。“书法、插花、礼仪……我运气不错,这期报上了6门课。”开课第一天,记者在插花课堂上遇见了家住南郊的王女士。她告诉记者,之前参加过陕西省文化馆组织的不少公益课程,但这次课程更有趣、种类更多,而且可以通过小程序“点单式”选课,非常方便。
“我从山城来,对于远方的想象就是大海。”第一次来荣山寮打卡,重庆姑娘夏至就被绝美的海边落日征服,“一望无际的海面被染成橘红色,水波轻柔,那种轻松自在的感觉正是我所追求的。”
抖音上拥有270万粉丝的旅游博主“到远方旅行”告诉半月谈记者,文旅产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景点旅游1.0时代。以标志性景点观光为主,走马观花,拍照打卡,旅游方式单一。二是文化旅游2.0时代。旅游进入“文化+”时代,各地开始深度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资源,旅游体验更加丰富和深入。三是多元发展的3.0时代。包括情绪游、主题游等在内的多种新兴旅游模式兴起。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更加注重获得愉悦、放松、治愈等情绪体验。
首先,突出了改革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从改革举措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出发,注重经济领域改革和教育、科技、人才等其他相关领域改革的协同联动,推出取向一致、相互配合的举措。比如,从强化产、学、研、用各环节集成的角度,推动新兴领域产业发展与工程教育的深度融合,支持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培育一批掌握硬科技的创新创业人才,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深度融合等。再如,从金融、技术、数据等要素赋能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推出了深化金融市场等改革举措,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存托凭证,允许符合条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且在境内注册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