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4天!跟她学制片人见招拆招的实战技巧

  在项目选择阶段,就要预判可能的风险点:剧本是否过会?主创团队是否靠谱?资金回款周期是否合理?提前规划应急预案,比如预留备用金应对突发状况。

  对导演:导演是创作的核心,但也容易因压力陷入混乱。制片人需要既把控预算底线,又给予情绪支持,成为“理性与感性的平衡者”。

  对团队:慌乱会传染。即使内心焦虑,也要对外传递冷静和信心,必要时通过小范围讨论释放压力,但绝不将情绪扩散至全组。

  灵活应对变量举例:某剧组因主演突发伤病停拍,制片人迅速协调替补演员,同时利用保险理赔降低损失。

  日常修心,强化内核制片人的焦虑往往源于对“失控”的恐惧。通过冥想、行业交流等方式建立稳定的心理状态,避免因个人情绪影响团队判断。

  “稳”比“快”更重要遇到危机时,团队更需要一个冷静的决策者。举例:某古装剧因面临停机,制片人选择公开透明地与资方沟通重组方案,而非隐瞒拖延,最终赢得信任。

  长期主义思维每一次危机都是积累口碑的机会。维护与平台、资方、主创的关系,确保未来合作的基础。

  无论是资方、导演还是剧组员工,都需要一个“靠得住”的制片人。这种信任源于专业、心态和担当——当你成为团队中那个“天塌下来也能顶住”的人,你就真正掌握了制片的精髓。

  如果你还想学习更多制片人相关知识,制片人陈峥将在5月10日-5月11日在北京开设《制片人之道:人生转型与自我突破》的课程,欢迎您来。

  我们专注影视教育12年,提供300+门课程覆盖电影全产业链,助力超100万爱好者与从业者成长。现在发起学电影用户调研,填写问卷即赠100元课程券。您的意见将帮助我们更好陪伴电影人一起硬闯!

关键词:实战教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