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和苏军总结朝战:最大的失误是以为志愿军不如朝鲜人民军

  1950年10月,黑海之滨的克里姆林宫内,斯大林陷入深思,面对中国请求出兵朝鲜的提案,他久久未曾开口。就在这时,他刚刚撤回了一个关乎战局的重要决定:原本承诺为中国志愿军提供空中支援的16个空军团,已被紧急取消,作战范围也被限制在鸭绿江以南。美苏战机在滨海边疆区短暂的交火,让这位铁腕领导人忧虑重重。他既担心与美军的直接对抗可能会导致核战争的爆发,又怀疑装备简陋的中国军队是否能够在现代战争中立足。斯大林对彭老总毫不掩饰地说道:“你们的士兵连饭都吃不饱,弹药都不够,怎么去与麦克阿瑟作战?”

  此时,朝鲜人民军的装备情况更是突显出志愿军的艰难境地。人民军南下时,装备了全套苏制T-34坦克、波波沙冲锋枪和雅克战斗机,呈现出完全的苏联武器化。而刚刚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手中所持的却是五花八门的“万国牌”武器:三八式步枪、汉阳造步枪和中正式步枪混用,步兵师中每个师仅配备12门山炮,连一辆坦克都没有。更为严重的是,美军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每天出动上千架次的战机对地进行“地毯式轰炸”,导致志愿军的后勤损失极为严重,每天约有30%的运输力量被摧毁。在长津湖战役中,九兵团因空袭损失了40%的重武器,且冻伤减员高达3万人。

  然而,当志愿军在云山首次与美军骑兵第1师交锋时,美军士兵却大为吃惊,他们发现这些“洗衣工”般的中国士兵,竟展现出惊人的战术素养,甚至彻底颠覆了苏联的预判。39军116师246团4连将自己伪装成南朝鲜军队,悄悄渗透进入云山城内,甚至在二滩川大桥上与美军兵员握手致意。夜幕降临时,伪装被突然撕下,他们一举突破美军指挥所,并与主力部队密切配合,一夜之间摧毁了美军王牌师。志愿军以约1万人的伤亡,成功歼灭联合国军1.5万余人,敌我伤亡比例为1.5:1,这场战斗一举打破了“人海战术”的污名。

  在西线师更是创造了战争史上步兵行军的奇迹。为抢占三所里,切断美军的退路,战士们背负着40公斤装备,在刺骨的寒风中,冒着大雪进行长达14小时、72.5公里的急行军,平均每小时前进5.1公里,速度比四十年后的海湾战争中美军机械化部队还要快1公里。当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抢先五分钟占领阵地时,许多士兵因严重疲劳和高寒条件,口鼻流血、昏倒在地。正是这支“铁脚板”部队,最终成功堵住美军第9军的退路,促成了第二次战役的辉煌胜利,歼灭敌军3.6万。

  1951年元旦的清晨,志愿军50军149师突击队顶着零下20度的严寒,在汉江冰面上上演了惊心动魄的强攻。面对南岸密集的火力,战士们将棉被铺在冰面上,减少滑倒的风险,几乎用身体架设浮桥。更令联合国军胆寒的,是志愿军的“纵深穿插”战术:124师突破美军认为“装甲部队无法穿越”的道城岘峡谷,在8小时的激战打了9次,使美军南朝鲜军两个师的退路被彻底切断。这场战斗志愿军以5800人的伤亡,歼灭敌军1.9万,连斯大林也不禁为之称奇:“这是一支真正的劲旅!”

  此外,志愿军普通士兵展现出的自主作战能力也让美军感到意外。在自诩拥有“史上最强空中绞杀战”与“钢铁防线”的美军面前,志愿军将游击战术发挥到了极致。1951年11月,47军张典文用无后坐力炮成功击毁美军坦克,拉开了“冷枪冷炮打活靶运动”的序幕。16岁的迫击炮手唐章洪则将这一战术发挥到极致,他在65天内发炮79次,歼灭敌人101人。在上甘岭战役中,当炮架被摧毁、炮管过热时,他甚至用尿液冷却炮管,单手持炮连续射击,成功用3分钟打光所有炮弹,阻滞了美军的进攻。这种“零敲牛皮糖”战术令美军哀叹:“现在不仅黑夜属于中国人,连碉堡外的天地也成了中国人的猎场。”

  1951年5月的铁原阻击战中,美军集结了四个师共计47000人,扑向志愿军的63军防线连连长郭恩志带领仅有的40名士兵坚守高台山。面对美军的坦克集群,他发明了让战场为之一震的“三朵花”战术。通过在敌阵四角施放迫击炮炸开敌阵,逼迫敌人集中,接着以重机枪切割人群造成混乱,并以伏兵从两侧突入围歼。经过6昼夜激战,这支小分队以仅16人的伤亡,歼灭美军800余人,阻止了美军王牌骑兵第1师的进攻。战后,彭老总紧握这些战士的双手,哽咽道:“祖国感谢你们!”

  1951年3月,26军雷宝森带领8名战士伏击美军坦克连。当12辆坦克进入伏击圈时,火箭筒首发摧毁领头坦克,爆破组随即从断崖跃下,凭借手中的反坦克手雷摧毁了9辆坦克,并成功击中敌人的履带和发动机舱,最终击毁11辆坦克,而己方战士没有一人受伤,创下了中国陆军至今未能突破的反坦克作战纪录。这一“断头斩尾”战术成为步兵反坦克战斗的经典教材。

  在这些战斗的背后,志愿军展现了何等惊人的战斗力。首先,这支精锐部队的老兵,80%以上都经历过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洗礼,他们的平均实战经验超过5年,拥有着深刻的战场直觉。更为可贵的是,战斗中的班排长多数都是战争中的英雄,他们在失去联络的情况下仍能自主作战,成为志愿军的钢铁支柱。其次,志愿军的军事民主基因赋予了官兵惊人的自主权,在重大决策上,每个战士都可以参与讨论,集思广益,形成最佳作战方案。最后,志愿军从极限逆境中锻造出的战场智慧,使他们在没有强大装备的情况下,仍能够巧妙应对敌军的重重威胁。

  当志愿军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时,斯大林对中国志愿军的态度也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1951年4月,斯大林亲自下令:“立即向中国移交717架战机,包括最新式的米格-15,并派遣10个歼击机师进驻中朝边境!” 更为重要的是,苏联军事顾问团在报告中也指出:中国军队创造了全新的步兵战术体系,建议苏军研究其战略要点。1952年,苏联《军事思想》杂志罕见地刊载了一篇关于志愿军战术的分析,特别推崇他们“将战场主动权发挥到极致”的作战哲学。东德、越南等国的军事代表团纷纷前往朝鲜学习,西方军

关键词:实战教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