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股票数据 - 数据中心 - 证券之星-提炼数据精华 解开财富密码

  中远海特(600428) 公司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快报,根据公司初步核算,2025年H1,公司营业收入实现107.75亿元,同比大增44.05%,归母净利实现8.25亿元,同比增长13.08%,扣非归母净利实现8.35亿元,同比大增52.77%。公司2025年H1业绩实现增长,一方面公司强化基础货源营销;另一方面公司加强行业头部客户合作及高附加值货源揽取力度,风电设备、储能柜、工程机械及商品车等货量占比同比上升,驱动货源结构持续改善,我们看好后续纸浆船和远海汽车船产能扩张带来的业绩增量,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营收与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资产规模稳步扩张。根据公司初步核算,2025年H1,公司营业收入达107.75亿元,同比大增44.05%;归母净利润8.25亿元,同比增长13.08%。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52.77%至8.3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主因去年同期存在1.2亿元股权处置收益及0.58亿元船舶处置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凸显主业盈利能力的实质性提升。每股指标方面,公司扣非基本每股收益0.342元,同比增长34.11%,公司股本扩张后仍保持较强盈利韧性。资产规模稳步扩张,总资产同比增长19.6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大幅提升28.55%。 船队规模扩张运力结构优化,高附加值货品占比同比上升。面对航运市场波动及地缘冲突挑战,公司通过船队规模扩张与运力结构优化积极应对,一方面公司强化基础货源营销;另一方面公司加强行业头部客户合作及高附加值货源揽取力度,风电设备、储能柜、工程机械及商品车等货量占比同比上升,驱动货源结构持续改善。这一策略使公司展现出较强经营韧性,尤其在核心业务领域实现高质量增长。非经常性损益的减少虽影响表观利润增速,但扣非净利润的高增长验证了主营航运业务仍具较强增长动能。 短期看,地缘政治风险与关税政策仍为外部不确定因素,公司凭借复合特种船队优势及高附加值货源布局有望保持经营韧性。目前,关税和地缘政治风险仍然是短期影响整个航运市场的核心因素,公司经营多用途船、重吊船、纸浆船、汽车船等多种船型,降低了单一船型运价波动对公司业绩带来的风险,公司经营有望保持韧性。根据公司公告,2025年公司预计将交付53艘新船,合计达到317.2万载重吨,公司船队规模有望继续扩大,同时,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风电、储能设备等特种运输需求有望保持增长,公司有望进一步巩固细分市场竞争力。 估值 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9.37/23.61/26.70亿元同比+26.6%/+21.9%/+13.1%,EPS为0.71/0.86/0.97元/股,对应PE分别9.3/7.7/6.8倍,我们看好后续纸浆船和远海汽车船产能扩张带来的业绩增量,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设备出口需求不及预期、汽车船运价下降、纸浆船改运汽车效益不及预期。

  中远海特(600428) 投资要点 事件:中远海特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7.8亿元,同比增长37.6%;实现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43.8%,同时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79元(含税),2024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为50%。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2亿元,同比增长51.5%;实现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1.6%。 公司船队运力规模创成立以来新高。公司船队结构合理,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4年公司累计接入27艘船舶,拥有和管理船舶达到151艘,合计614.6万载重吨,运力规模创公司成立以来新高,特种船队综合实力稳居全球第一。其中,半潜船队、重吊船队持续领跑全球,纸浆船队跃居世界第二,汽车船队加速迈向第一梯队。分具体船型来看,2024年公司多用途船/纸浆船/重吊船/半潜船全年实现营收36.2/44.1/22.3/26.4亿元,同比变动+6.9%/+73.6%/+5.8%/+29.1%,木材船/沥青船/汽车船全年实现营收5.8/4.8/14亿元,同比变动+13.3%/-5.1%/+1680.5%。 公司货运量稳步增长,未来发展空间大。2024年,公司完成总货运量1849.5万吨,同比增加225.6万吨,上升13.9%,随着“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进一步发展,服务新兴风电产业和LNG产能扩张;依托中国先进制造升级换代,服务商品汽车、工程机械、港口机械、轨道交通等装备设备出口增加;以及战略性大宗商品的进口增加。公司未来货运量有望进一步提升,2025年,公司计划完成总货运量超过2150万吨。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持续深化“三核三链”,打造全球领先的特种船公司,同时整体船队呈现出多用途化、大型化、重吊化,船队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能够及时相应市场需求,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5、21.6、23.2亿元,EPS分别为0.68元、0.79元、0.85元,对应PE分别为9x、8x、7x。我们认为公司多元业务发展,既能保证经营稳健性,同时享受一定利润弹性,给予2025年11倍PE,对应目标价7.48元,上调为“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运价上涨不及预期风险等、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波动风险。

  中远海特(600428) 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业绩,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实现167.80亿元,同比增长37.57%,归母净利实现15.31亿元,同比增长43.82%。公司2024全年业绩实现大幅增长,一方面是得益于集散景气外溢,另一方面则是受益于今年汽车船、纸浆船、重吊船新增运力逐步投产,我们看好后续纸浆船和远海汽车船产能扩张带来的业绩增量,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财务表现亮眼,盈利与分红双创新高。2024年,中远海特实现营业收入167.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57%;归母净利润15.31亿元,同比增长43.82%,均创历史新高。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36.16亿元,同比增长23.74%,彰显经营质量提升期末总资产增长26.43%至349.29亿元,净资产收益率(ROE)提升3.11个百分点至12.74%。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2.79元,分红总额7.66亿元,分红率达50.02%,持续回馈股东。 多船型协同发力,纸浆船和汽车船业务量价齐升。2024年全球特种船市场整体景气度有所提升,公司各船型表现亮眼。其中多用途船与重吊船业务受益风电设备工程机械出口增长,多用途船收入同比增长6.89%至36.15亿元,毛利率提升12.76个百分点至18.48%。重吊船收入同比增长5.83%至22.31亿元,毛利率提升6.60个百分点至31.52%。由于2024年公司将广州远海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公司汽车船收入同比增长1680.47%至14.04亿元,毛利率提升13.70个百分点至35.53%,期租水平同比增长238.56%至48633美元/天,运力加速向第一梯队迈进。纸浆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3.61%至44.08亿元,期租水平同比上涨32.25%至23060美元/天,毛利率提升3.92个百分点至17.20%,运力规模跃居全球第二。公司全年新增运力27艘,总运力达614.6万载重吨,半潜船和重吊船队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2025年聚焦需求韧性,公司经营规模有望继续扩大。多用途船与重吊船方面,在全球经济复苏带动下,能源转型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项目明显增加,推动中国先进制造产品出海持续提速,带来大量设备运输需求。而适合运输相关设备的多用途船和重吊船新增运力有限,手持订单占比低、船舶老龄化严重,预计未来2-3年内运力供给相对紧张,支撑运价韧性。纸浆船方面,在促消费与降息降准等系列政策支持力度增强的带动下,预计国内纸浆需求有所上升。隆众资讯预计2025年国内纸浆消费总量将增长7%,达到4741万吨,此外,多家海外浆厂仍有扩产计划,预计将对运需带来支撑。汽车船方面,克拉克森研究初步预计,短期汽车运输船供需基本面逐渐宽松。2025-26年全球汽车海运贸易量增速将分别放缓至1.4%和1.3%,而船队增长则达到12%和8%。但在供给侧船队增速明显加快的背景下,老旧非环保船队的更替或将为运费市场提供部分支撑。2025年公司预计将交付53艘新船,合计达到317.2万载重吨,公司经营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估值 由于2025年公司预计将交付53艘新船,故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9.37/23.61/26.70亿元,同比+26.6%/+21.9%/+13.1%,EPS为0.71/0.86/0.97元/股,对应PE分别8.4/6.9/6.1倍,我们看好后续纸浆船和远海汽车船产能扩张带来的业绩增量,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设备出口需求不及预期、汽车船运价下降、纸浆船改运汽车效益不及预期。

  中远海特(600428) 近期公司定增项目落地,我们认为公司在政策红利(深海科技)、内生增长(定增落地)协同下,业务增长路径清晰,短期公司通过定增项目释放运力,提升2025年业绩确定性,中长期在深海科技政策红利下市场空间扩大。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政府工作报告将深海科技列为国家战略方向,公司作为深海产业链核心运输服务商有望受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国家战略方向,明确提出推动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我们认为这一政策导向为中远海特的特种船运输业务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政策鼓励和驱动下,未来深海装备运输需求有望增加,深海探测、矿产油气等海底资源开发及深海风电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推进,或将大幅增加对特种船舶的需求。公司的半潜船、重吊船等船型在深海钻井平台、开采平台等大型深海设备运输中具备技术优势,有望成为深海产业链的核心运输服务商。同时公司是全球唯一具备北极和南极航线运营经验的航运企业,随着深海科研与资源开发向极地延伸,其极地运输能力有望进一步强化市场地位。 定增项目于近期落地,运力规模扩张公司内生增长能力加强。公司定增于2024年12月获证监会批准,该项目总共募资35亿元用于租赁29艘多用途纸浆船、建造1艘6.5万吨半潜船及补充流动资金。纸浆船项目预计2025年3月前全部接入,每年新增运输净利润约3052万美元。新增半潜船填补5万-8万吨级运力空白,提升在油气、海工装备等高端市场的份额,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我们认为定增项目落地后公司运力规模有望继续扩张,特种船领域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提升,公司内生增长能力得到加强,未来公司或迎来新的业绩增量。 估值 我们认为公司在政策红利(深海科技)、内生增长(定增落地)协同下,未来业绩有望实现增长。根据公司年度业绩预告,由于公司持有道达尔润滑油公司股权投资减值,我们调整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4- 39.0%/+30.0%/+16.2%,EPS为0.54/0.70/0.81元/股,对应PE分别13.2/10.1/8.7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设备出口需求不及预期、汽车船运价下降、纸浆船改运汽车效益不及预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