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侵入AI搜索:回答成广告收费2万可收录SEO变GEO

  而随着而来的是,在传统的搜索引擎优化(SEO)之外,生成式引擎优化(GEO)开始成为一种新兴的AI营销方式。

  目前,在国内AI平台还没有接入广告服务,品牌主如果想要更多被AI搜索选中,GEO就成了一种方式。

  简单来说,传统SEO主要通过优化网页内容和结构,提升在搜索引擎中的自然排名。GEO则是通过生产或调整内容,当用户通过AI工具提问时,GEO确保品牌的核心信息被AI系统采纳,并直接融入答案中。

  大概就是根据品牌主的定位生成适配AI的内容,然后通过模型驯化、数据投喂等方式,被AI搜索收入答案。

  客服还给了2个案例,品牌方分别是一家直播平台和运动康复培训机构。不过展示的都是DeepSeek平台。

  很明显第一个案例中的关键词就是私域直播,第二案例可能是运动康复师、认证培训、证书等几个关键词组成的。

  上述服务商给出一个标准套餐的价格。客服称他们主要做DeepSeek平台,其他平台有概率能被答案收录,但不保证。如果要求其他平台收录,还要另外收费。

  标准套餐的价格19800元,有10个关键词,保证6个有效收录排名。服务时长30天,AI创作和调整文案,还给发500条媒体平台。

  1. 精准地域关键词策划: 基于您的行业(GEO)深度定制关键词策略,包含核心地域词与长尾词。

  2. AI智能文案批量创作与优化调整:运用AI高效生成和改写标题与文案,针对AI规则调整符合收录的内容格式。

  4. 30天维护与关键词排名保障:提供30天持续维护(监控、调整),并承诺10个核心关键词中至少有6个实现有效收录排名,保障优化效果。

  5. 月度报告与20条问答赠送:每月提供详细效果报告追踪进展,并额外赠送20条知乎/百度问答。

  三言实际测试了上述的2个案例,发现其中一个品牌已经不在AI答案中,但另一个品牌的搜索排名反而从第二上升到了第一位。

  所以对于品牌方来说,AI搜索的收录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旦没有GEO的优化,很可能还是不能被搜索到。

  其中一家名为X搜科技的服务商,官方显示支持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Kimi等几乎所有常见的国产AI平台。

  看着挺厉害吧,但是逐个打开所有案例介绍时,却发现所有的内容都一样,发布的时间都是同一天。内容是解读不同平台的特性,和合作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打开一看,和上面的案例介绍玩的一个把戏,还是百度、抖音、今日头条、微信的平台特性介绍,一个字都没变。

  它们的客服也很离谱,问啥都不说,就是一个劲的问你要电话、姓名和公司名称。公司业务又不是违法犯罪,为啥不能说呢?

  一句话说就是“你的信息我都要,但别想问我一句话”。给的理由也很敷衍,“我不知道你是谁,怎么发给你呢”。大姐,我也不知道你是谁啊,为什么啥都告诉你。

  反正种种迹象看来,这个所谓服务商就很不靠谱:合作企业疑似作假,官网随意乱写,客服只想套你信息。

  第三家服务商的网站几乎没有啥信息,加了客服后,也是一个劲的要客户信息。不过人家还是给介绍了业务,还发了案例。

  同样这家的GEO也是按关键词收费,综合考虑服务月份、AI平台数量。但对方没有一个价格标准,只表示价格需要根据关键词进行评估。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GEO市场处于发育期,服务商数量激增,但行业规则尚不完善,“黑帽操作”普遍存在。

  而“黑帽操作”通过AI批量生成伪原创内容并大量发布链接,追求最快速度增加客户在AI搜索中的曝光度。所以他们通常不考虑内容质量,也不讲合规,只追求速度。

  这意味着可能会有大量的不准确甚至虚假的内容产生。而且,因为内容质量较差,很可能很快就失效了,可持续性很差。

  三言Pro发现,搜索“北京最好的搬家公司”,某AI平台搜索答案参考资料的第一条就是某知名网站的文章链接,该文章一眼就能看出是广告文。

  黑帽追求的是大力出奇迹,方式粗暴。这其实和传统SEO海量发稿的逻辑有点像,只不过这次换成了AI。

  但很明显,这种粗暴方式是不健康的,它带来很多副作用。品牌虽然在AI搜索中短暂曝光,但发布在各种平台的低质内容可能成为新的隐患。

  对于用户而言,AI搜索最重要的就是真实性、可靠性,如果AI产品的回答都是广告,而非准确答案,那用户将离AI搜索而去。

  报道指出,有营销公司资深从业者表示,现在的GEO更像是一个过渡阶段的产物。因为目前AI缺乏确定的广告模式,所以商家只能“到水面下竞争”,试图找到通往AI回答位的路径。

  无论是考虑到搜索结果的准确可靠,还是为上线广告功能扫清障碍,都会对无序的GEO服务进行大整治。

  而随着AI平台的介入,GEO会结束当下混乱的局面,进入到下一阶段,变得越来越规范,最终实现与AI平台和谐共生的状态。

关键词:黑帽a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