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奖案例 基于 AI 大模型挖掘产业数据新质生产力赋能海钓产业
本案例以舟山市普陀区海钓产业为核心,为助力解决海钓游客获取海钓鱼情和行程信息困难、海钓市场活动无序和安全隐患高的问题,通过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以DeepSeek技术引擎为底座,融合海洋气象、公共交通、文化旅游和企业信用等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开发智慧监管、钓点推荐、信用评价等场景应用,突破传统大模型与业务系统的割裂难题,实现数据、业务与智能的无缝融合,让管理更高效、让服务更便捷,构建“数据+平台+场景”一体化体系,赋能海钓产业安全监管和服务升级。案例落地浙江省首个县区级“浙里钓”平台,实现船艇监管效率提升30%,游客满意度达97% ,并获工信部“5G绽放杯”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助力海岛乡村振兴,赋能海钓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舟山市普陀区依托海洋经济优势,响应国家“向海图强”战略,以海钓产业为突破口,推动绿色渔业转型与海岛共富。通过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构建安全监管、智能服务、生态重构三位一体的数字化海钓产业体系,打造全国可复制的海洋经济标杆。
围绕浙江省第一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海钓无忧”场景案例内容 ,将海洋气象、公共交通、文化旅游等1250万条公共数据授权给运营企业,并构建海钓产业知识库,利用DeepSeek、数据沙箱、隐私计算等先进技术,带动企业自有数据、社会数据和公共数据多元融合,开发上线海钓咨询小助手“问钓”、钓点热度分析、海洋服务商信用、海洋文旅资源匹配3个数据产品,为游客提供一键海钓行程规划。截至目前,数据产品被调用700余次,完成有效订单转化40余次,助力“浙里钓”微信小程序实际访问量突破1.2万次,活跃用户数1240余人。
着力于“保安全、护资源、优生态、稳秩序、强产业”的重大需要,以人员、船艇、产业管理服务为核心,架构“浙里钓2.0”平台,融合船艇的基本资料、证书复印件、船员信息以及安全记录等多个方面,持续更新海钓小型船艇“一船一档”资料,实现海钓小型船艇“准入、检验、更新、报废”全周期精准规范管理;跨部门共享治理AIS数据、气象数据、违规处罚数据等,定制气象预警、进出港报备、动态点验、安全检查等8项特色功能,实现海钓船艇“船可视、险可警、违可打、安可控”。目前,已累计登记纳管海钓船艇569艘,共计完成1200余船次数据归集,已服务2万余名海钓客线上获得“海钓证”。
(1)强化数据技术防护能力。坚持最小必要原则申请使用公共数据,依托授权运营域平台安全技术能力,确保在“数据不出域,可用不可见”的前提下对公共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对于应用场景调用数据过程,强化应用场景信息平台的技术防护能力,包括加强应用场景过程中的访问权限控制、数据加密传输、数据库及API审计、数据加密及脱敏、数据水印、应用安全防护和数据运行监控能力。
(2)构建数据应急处置预案。构建公共数据应急处置预案,围绕组织领导、监测预警、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培训演练等关键环节,完成政企协同的公共数据应急攻防演练,全面审视和提升了我区在公共数据安全监测、风险发现、阻断、应急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应对能力。
提升获取服务的便捷性。通过行程规划服务,为来普海钓钓客提供获取钓点位置、海洋气象、海钓配套服务的便捷渠道。
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升。依靠数据化的平台引领,进一步推动现有的小型船艇从业人员从生计渔业的角度向商业服务的角度进行转变,在保障小型船艇可持续化运营的同时,也有效拓展他们的收入渠道提高收入,能极大地促进渔民转产转业和渔区共同富裕,推动小型船艇向服务业转型。
本案例以“数据驱动+产业融合”模式,可复制至全国沿海地区。通过标准化数据接口与模块化场景设计,适配不同区域海洋资源禀赋,助力打造智慧海洋经济生态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