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时代品牌控价与打假的实战指南
如今,从大众品牌到奢侈品,纷纷涌入线上平台开拓市场。但线上渠道的低价倾销、假货横行等乱象,既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让品牌形象蒙受损失。本文将深入剖析品牌应对低价销售与售假的具体策略,探究价格管控的有效方法,并客观评估第三方控价公司的可信度,为品牌线上健康运营提供思路。
面对线上的价格混乱和假货问题,品牌需建立 “取证 - 沟通 - 维权” 的递进式处理体系,结合法律手段提升整治效果。
发现低价销售或售假行为后,首要工作是收集完整证据。从不同角度拍摄商品照片,清晰展示外观、标识、细节等,像防伪码、生产批号等关键信息要重点呈现;同时完整留存与商家的所有沟通记录,包括文字、图片、语音等,并标注时间和平台信息。这些证据是后续投诉和维权的关键,某美妆品牌通过规范取证,将维权成功率提高到 80% 以上。
证据收集完毕后,品牌可主动与商家联系,就低价销售或售假问题进行协商。沟通时要保持警惕,明确自身诉求,不被商家的话术误导。通过理性清晰的交流,争取达成解决方案,比如要求商家停止低价销售、下架假货、赔偿损失等。某服饰品牌采用 “明确诉求 + 限时回应” 的沟通方式,促使 40% 的违规商家主动整改。
若商家态度恶劣,拒绝协商,品牌可考虑发送律师函。律师函虽无强制执行力,但具有法律严肃性,能让商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若问题仍未解决,品牌需按法定程序启动后续维权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售假行为的申诉成功率通常较高。《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九条明确禁止 “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等行为,各大平台对售假行为处罚严厉,常会直接封禁店铺。品牌可依据该法律条款要求平台快速处理,某奢侈品品牌借此在 72 小时内下架了 90% 的假货链接。
品牌要有效管控价格并非易事,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品牌,管理难度更大。但借助外部专业力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乱价、低价现象,第三方控价公司就是重要的助力。
许多大品牌会将控价工作交给第三方控价公司。品牌自主控价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且因缺乏专业经验和资源,效果往往不理想。而专业的第三方控价公司在这一领域经验丰富、能力专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资质良好的第三方控价公司处理业务能力较强,在常规的售假投诉或低价案件中,耗费时间较少。它们有专门的对接渠道,能直接与商家沟通,快速处理问题;还配备专业法律顾问,熟悉各类法律法规和应对商家的方法,避免在交涉中陷入被动,有效应对商家的纠缠。某 3C 品牌将控价工作外包后,处理效率提升 3 倍,年度控价成本降低 60%。
部分品牌担心第三方控价公司不安全,会泄露价格体系等核心机密。但选择正规机构的话,这种风险可有效规避。
正规的第三方控价公司受职业操守和法律约束。一方面,行业竞争靠口碑,泄露客户机密会丧失市场信任;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泄露商业秘密,情节严重者将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正规公司会通过签订保密协议、权限分级管理等措施保障信息安全。
品牌选择时,可通过三项标准筛选:查看营业执照与合规资质,如是否有法律咨询服务资格;要求提供过往案例,验证操作能力;在合同中明确保密条款和泄密赔偿责任。某食品品牌通过严格筛选,与第三方公司合作 3 年未发生信息安全问题,价格合规率始终保持在 90% 以上。
面对线上低价销售和售假问题,品牌需采取有效控价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借助第三方控价公司的专业力量,是实现高效控价的重要选择,只要选择正规可靠的公司,就能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控价效果,助力品牌健康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