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织网破局“执行真空”
巴东县检察院以最高检部署实施的数字检察战略为引领,成功将大数据深度融入刑事执行监督核心地带,自主研发涉法定时限类刑罚交付执行法律监督模型,打造集线索挖掘、分析研判、精准监督于一体的智能监督利器。2025年,该院充分发挥大数据监督破解财产刑执行难的优势,积极发现财产刑“有判无执”线索,针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对罪犯的公积金、房产等进行大数据比对,积极发现新的财产线索,监督依法恢复执行。
“点多、面广、线长!”过往的刑事执行监督,是检察官们心头的重压。巴东县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分管领导杨仕兵一语道破关键:交付执行、社区矫正、财产刑执行等环节分散于不同机构,信息碎片化、动态化、孤岛化严重。
“以往靠手工建台账,逐个比对,耗时耗力,顾此失彼。”杨仕兵说。他介绍,传统模式下监督线天,效率低下倒在其次,更令人忧心的是脱离监管的罪犯潜藏的社会风险:如何避免“纸面服刑”成为司法权威的痛点。
“执行单位信息各自为政,必须打通公安、法院、司法、看守所的数据孤岛!”巴东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何嵘的破题思路引发共鸣。
思路豁然开朗。一支由业务骨干与技术人员组成的攻坚专班旋即成立,锚定“法定时限交付”这一核心痛点,构建全流程监督模型。以检察业务系统案件信息为基础源流,强力聚合法院裁判信息、公安机关交付执行信息、看守所羁押数据、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信息,打造统一的刑事执行大数据池。随之,20余条精细规则在模型中被设置,“判实未执”、“财产刑空判”等关键监督点在数据库中被逐一标记。
条涌入,瞬间碰撞出46条精准线件。模型从“分散信息”到“集中线索”的机制跃变:数据库源头整合、规则智能筛查,使监督从被动响应转为主动进攻,破除了人力局限,数据的威力正日益凸显。机制重构
模型预警“判实未执”情况后,检察官会立即调取判决书、交付文书详查。数字支撑让个案办理效率倍增,而巴东县检察院更深层次的突破在于以此推动机制协同。
在一次模型推送的预警线索中,一批判实刑罪犯未收监的提醒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经研判发现,李某某、王某某二人试图以患严重疾病为由拖延收监,经组织审核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还有一些审前未羁押罪犯因各种原因未依法交付执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案件信息调取、人员询问、原因核实借助数据支撑快速完成,问题焦点直指交付执行环节的内外衔接不畅。若照旧处理,检察官可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督促个案纠错,但巴东县检察院选择更高层级的破局。
针对这批集中暴露的交付梗阻,该院召集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这次会议不仅是协调个案交付,更是深挖病灶,共商对策。
“一案一策”精准制定交付方案的同时,一份直指制度漏洞的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发给了刑罚执行机关,建议完善交付执行制度、规范流程、加大力度,相关单位全部采纳建议,并立即按程序将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进行收监。
从监督个案到剖析类案,再从类案倒逼机制完善,一条“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高质效监督路径清晰呈现。
1天,成功导入数据4186条,碰撞线条,办理案件73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70份。一份份法律文书背后,是刑事执行监督从“下海摸鱼”到“织网捕鱼”的转型成功。
当司法监督的“数字利剑”划破执行盲区,营商环境的法治晴空便有了坚实保障。每一笔财产刑的精准执行,都是对市场秩序的有力维护,更是对企业合法权益的郑重守护。
“除了刑事案件,当事人是否涉及其他民事类诉讼案件,财产刑执行中民事经济纠纷往往容易被忽略。”这点引起了办案检察官的注意。经进一步核查比对,发现陈某还涉及一起民事诉讼案件,其诉谭某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诉讼标的25.5万元,检察官当即核实了债权具体情况。原来,双方民事纠纷已达成调解协议,由谭某某偿还陈某借款本息共计19万元,且谭某某已持续归还欠款,并提供了多次银行转账还款交易记录。
这起案件的圆满执结,彰显了数字监督在财产刑执行领域的强大效能。巴东县检察院以该数字监督模型为抓手,打破数据壁垒,精准定位执行监督盲区,有效破解“有判无执”的司法难题。在此基础上,该院将财产刑执行监督与优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聚焦涉罪单位财产性判项执行和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的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开展专项监督行动,为企业发展筑牢司法保护屏障,以“一域监督”的突破,推动营商环境全域优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从2023年到2025年,巴东县检察院的实践证明:模型不仅是“办案工具”,更是“治理引擎”。这一源于基层实践的创新,不仅在本土破解了刑罚执行监督的“信息孤岛”难题,更以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姿态,完成了从“鄂西山区样本”到“全国检察工具”的跨越式升级,生动诠释了数字检察“民有所呼、检有所应”的实践逻辑。
2023年底,恩施州检察院调集全州数据,全域推广该监督模型。平台上线后成果令人振奋——短短时间内在恩施州范围内应用模型促成案件
2024年7月,该监督模型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至省级层面,模型正式登陆全国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湖北省检察院调集全省数据资源,在全省检察系统大力推广应用。这波推广在湖北范围内又“捕获”案件200
余家基层检察院引进使用,为全国各地破解刑事执行监督瓶颈提供了“巴东方案”。这座深藏武陵山腹地的基层院,正以数据引擎驱动着刑事执行的现代蜕变。从“人工盲检”到“数字智检”,从“个案监督”到“系统治理”,巴东县检察院的涉法定时限类刑罚交付执行法律监督模型,不仅破解了一个基层检察监督的“老大难”,更勾勒出数字时代法律监督的新图景:当大数据的“精准度”遇上法律监督的“公信力”,当技术的“硬支撑”碰撞理念的“软升级”,司法公正的实现路径正被重新定义。
2025年,巴东县检察院正在探索涉市场主体财产刑执行“大数据+协同监督”改革,立足该模型,强化大数据赋能财产刑执行,开展涉市场主体刑事裁判财产部分执行专项监督。
正如巴东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何嵘所言:“数字检察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法律监督理念、机制的深层次变革。”在这个变革浪潮中,巴东检察人用模型书写答案——他们不仅让“判实未执”无处遁形,更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这或许就是数字检察最动人的注脚:以技术之力,守法律之威,护民生之安。
据铜仁市纪委监委消息:铜仁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刘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铜仁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养殖棚被镇政府强制搬迁后500多只兔子死亡,男子多方反映获补偿5.5万元,遭副镇长举报寻衅滋事被抓
冯女士近日告诉记者,他们家住许昌襄城县山头店镇蔡冯村,“我父母都是农民,父亲年过六旬,为人耿直。2023年,考虑到不便再外出打工,父亲就在村里承包了一块地,在种植的同时,筹措资金搭了一个大棚养殖兔子。”
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告诉九派新闻 ,男子的视频如果没有歪曲事实,在公共场所录制争执过程且内容客观真实的,属于合法取证行为。
据报道,英国52岁女游客米歇尔・威尔逊在突尼斯旅游时,遭遇了一场毁了假期的噩梦。然而,她发现自己的教练与朋友的教练截然不同,对方紧贴着她,双腿跨在她身上,一只手拉伞,另一只手却在她腿上游走,还拉开她身上的比基尼进行抚摸。
8月5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面向该行网商贷客户发布公告:近期我行正在扣划邮储银行网商贷逾期客户银行账户款项用于偿还以上业务项下的欠款。根据我行已与您签署的《授信及借款合同》/《贷款协议》/《经营性联合贷款合同》,我行有权扣划您在我行银行账户内的款项用以偿还对应欠款。
云南反腐持续发力,自8月1日以来,云南省纪委监委连续4天通报4位正厅级干部落马消息。据云南省纪委监委8月4日消息,云南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孙乔宝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7月21日,月湖公安分局经细致巡查和精准研判,对辖区内利用酒店房间作为掩护、通过微信“附近的人”招揽嫖客的多个分散卖淫嫖娼活动点进行集中收网打击,一举抓获8名卖淫嫖娼人违法行为人,有效净化辖区治安环境。
多次泄露内幕信息 搞权色交易 道德败坏 毫无纪法底线“靠军工吃军工” 侵吞巨额公共财物 “军工虎”谭瑞松被公诉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谭瑞松涉嫌贪污、受贿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分别调查、侦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