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场阅兵外交突围:27国领导人到场中俄高调互动VS西方集体缺席
2025年5月9日,俄罗斯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共有27国领导人或高级代表确认出席,较2024年的9国增长三倍,但远低于2005年56国的历史峰值。此次受邀国家包括中国、古巴、委内瑞拉、蒙古等传统盟友,以及巴西等南方国家代表,凸显俄罗斯外交形势的局部回暖。
欧盟及多数西方国家因俄乌冲突未派代表参与,仅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突破阻力出席。印度、南非等“金砖国家”成员因地缘平衡或经济依赖未到场。
中国派出119人仪仗队参加阅兵,三次彩排中演唱《强军战歌》等歌曲,并在红场高呼俄语口号“中俄友谊万岁”。俄方以“超规格待遇”迎接中国代表团,包括特制防寒装备、72小时单方面停火保障安全等,展现两国战略互信。
美国总统特朗普未被邀请参加阅兵,其提出的“中东顺道会晤”提议遭俄方回绝。克里姆林宫以“日程已排满”为由拒绝,并否认收到相关提议。此举被视为对美俄分歧的强硬回应,尤其是双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难以调和。
阅兵将展示“亚尔斯”洲际导弹、“锆石”高超音速武器等战略核力量,强化对西方的核威慑。俄方还通过黑海舰队演练、土耳其航道博弈等行动,展现地缘对抗决心。
此次红场阅兵既是俄罗斯展示军事与外交韧性的舞台,也是国际阵营分化的缩影。尽管西方持续施压,俄罗斯通过强化与传统盟友的关系及战略威慑,试图突破孤立。而中俄的深度合作,或将重塑全球地缘经济格局。未来,俄乌冲突的走向与美俄博弈的演变,仍是影响国际秩序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