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区依托“田间课堂”锻造“振兴尖兵”
本报讯 为着力破解基层干部在推动产业振兴中存在的“本领恐慌”“经验短板”问题,近日,盐湖区委组织部联合盐湖区农业农村局、盐湖区果蔬发展中心,变“会场”为“现场”,化“理论”为“实践”,组织全区60余名乡镇(街道)干部、村“两委”主干和产业种植户,到百亩丹霞红梨示范基地、特色梨示范园区、葡萄示范基地,开展农业产业发展观摩交流活动。
精准设置实训内容,提升专业引领力。紧扣“新品种示范、新技术推广、新模式应用”核心主题,精准对接干部能力短板和发展需求,科学设计观摩内容。在种植园示范基地,参加活动的学员们零距离接触引进选育的优质高效品种,深入了解其特性、适应性、市场潜力与经济效益。农技专家现场剖析“优质优价”的实现路径,帮助其掌握品种选育逻辑和市场研判能力,破除“种什么好”的迷茫。
优化培训组织形式,增强实战转化力。打破传统课堂灌输模式,构建多维互动、深度参与的实训场景。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变抽象理论为鲜活案例。在每个观摩点,安排技术专家、经营主体负责人进行“解剖麻雀”式讲解,重点阐述从技术引进到落地见效、从模式探索到联农富农的完整过程和关键环节,使广大学员对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透彻。
突出互动交流实效,提升成果转化力。学员们现场提问、即时交流,变“被动听”为“主动学”。此次活动通过“现场教学+案例剖析+研讨交流”的模式,由种植基地负责人、产业种植大户分享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用鲜活的案例启发学员思考。结合当地实际,学员们现场提出品种选择、技术落地、模式推广中的困惑,农技专家、产业大户即时解答,提供针对性指导。观摩间隙组织小型研讨会,引导基层干部围绕“如何在本村复制推广好经验好做法”进行交流探讨,促进思想碰撞和经验互鉴。
观摩结束后,广大学员一致认为,此次活动将课堂延伸到产业一线,有效深化了大家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理解,更加直观了解现代农业发展前沿趋势和关键技术要点。大家表示,将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破解技术瓶颈,切实提升产业振兴实战能力,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原 君)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