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AI工具” 实现自我提升
技术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其本质是解放人力资源、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从打字机到计算机,每一次技术革命的初期都可能遭遇传统观念的质疑,但回头看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一工具,以及在使用过程中能否正确处理“人机协作”的关系。
正如计算机帮助我们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AI可以帮助我们高效产出高标准文书,但这并不意味着计算机可以替代数学家,或者AI可以完全替代写作者。人工智能是人的延伸,世界真正的主角是我们自己,相机出现后,有人曾以为不会有画家了,但现在画家依然存在且更加可贵,为什么?因为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情感才是核心价值所在。对于文字工作者来说,也同样如此,AI虽能模仿人类产出内容,却缺乏对情感的细腻感知、对文化内涵的深度领悟、对政策细微变化的理解、对民生温度的及时反馈。
人类的创造力、同理心与批判性思维,是历经岁月沉淀、生活磨砺的瑰宝,绝非AI代码所能轻易涵盖的。我们有道德约束,有价值伦理,能眼见为实,也能天马行空,会有过去的回忆,会有当下的感触,也会有未来的畅想,这些AI都不会有。正如,AI可以模仿李白写诗,却写不出“举杯邀明月”的孤寂;AI能够续写《红楼梦》,却写不透“满纸荒唐言”的辛酸。
与其担心工作被AI取代,不如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发展中超越创新重塑自己,主动从“事务型”员工向“智慧型”员工转变。一方面,要做驾驭科技的行家里手,用好智能工具,利用AI提升写作效率,如借助AI工具让写作格式更规范、版面设计更精美,用AI分析写作思路,明确写作方向;另一方面,要做相关领域的创作能手,深耕专业,迎接挑战,提升不可替代的能力,深入生活采撷灵感,用文字触动人心,讲述有温度的故事、分享有深度的见解。
算法算得出流程节点,AI写得出精美文章,却写不出真情实感。那就让AI成为我们写作的加速器,让我们自己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讲好行业故事,展示良好形象,让科技赋能真正转化为民生福祉,让每一次写作都传递出满满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