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C凭什么能击落隐身战机?揭秘中国空军的体系作战密码
近日,央视大幅披露了一则关于中国四代机逆袭五代机的激动人心的画面,展示了现代空战中如何通过高效的信息沟通与精准的战术协调取得胜利。这段飞行员无线电对话中,声音清晰传来“导弹睁眼!打掉了!”的欢呼声,正是中国空军歼-10C战机在进行体系对抗演练时击落隐身战机的历史性时刻。飞行员肖楠在面对目标雷达识别困难时,迅速发出了“03帮我扫一下”的请求,这一协同的呼叫标志着现代空战格局中的深刻变革正式开启。
在这场演练中,歼-10C所经历的复杂挑战正是隐身战机得以制胜的典型场景。肖楠的决策过程清晰地展现了中国空军在体系作战中的核心理念。他从识别到雷达干扰,判断出隐身目标的存在,迅速呼叫预警机进行协同探测,最后在导弹制导的整个过程中,一直保持对目标的控制。这一发现、决策、打击的闭环过程,恰如王浴乾所言,完美验证了现代联合作战的强大威力,确实是战斗力的倍增器。 说到中国空军的作战体系,其中的三大支柱不可不提。空警-500预警机作为整个体系的核心,凭借其数字阵列雷达,使得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较传统预警机提升了约40%。这使空军能够在面对隐身战机时拥有更加明显的战略优势。此外,电子战体系则展现了复杂而微妙的电磁博弈,歼-10C可以在保持雷达静默的情况下,依然借助分布式电子侦察网络获得目标信息。而“03帮我扫一下”背后所蕴含的高速数据链系统,信息传输速度已经达到了美军LINK-16的两倍以上,极大地构建了战场信息的神经脉络,为高效的战斗指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战斗中,PL-15导弹的技术革命也不容忽视。这款射程超过200公里的导弹,采用双脉冲发动机技术,支持燃料分段燃烧,使得导弹在末段依然能够保持强劲的动能。其先进的AESA主动雷达导引头配合高度抗干扰算法,能够精准识别隐身战机的真实信号。更重要的是,预警机的中继制导功能有效弥补了歼-10C在机载雷达探测距离方面的不足,使得导弹在发射后可以进行持续的弹道修正,确保了命中率的大幅提升。
对于体系作战的成功,2019年印巴空战提供了不可争辩的实例。巴空军凭借ZDK-03预警机的指挥,联合歼-10CE和枭龙战机展开协同作战,以6:0的战损比例完胜印军。而当时虽然苏-30MKI战机性能优越,但因缺乏结构支持,沦为孤立无援的空中孤岛。这场实战的深远启示令肖楠对体系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没有体系的支援,单打独斗根本没有胜算。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体系对抗时代的战争哲学正在悄然形成。比如,歼-16D电子战机能够以一敌多,模拟出多达30架的歼-20,制造电磁迷雾,而空警-500预警机具备同时引导数十个火力单元的能力。这种单一装备逐渐让位于综合体系的竞争力,让中国空军以老代新,正在新的实践中书写信息化战争的崭新法则。未来的天空,无疑属于那些已经完成体系演进的强大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