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化身东海劳模紧急升空迎战外军鏖战数轮持续压制对手
中国拥有着长达3.2万公里的海岸线万公里是大陆海岸线。伴随着广袤的专属经济区以及与周边国家存在的若干领土与领海争端,的海空力量必须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在多个海域执行巡逻与战斗任务。然而,长时间以来,中国空军的海上作战与巡逻能力并不尽如人意,背后原因与我国航空兵的装备建设有着密切关系。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航空兵的装备发展主要依赖苏联的技术和支持。在严峻的国土防空形势下,空军的资源优先保障空军需求,海军航空兵只能依赖空军的装备。例如,空军装备了歼-5,海军航空兵便只能跟随装备歼-5;空军装备歼-6,海军航空兵同样也只得装备歼-6。
值得注意的是,当初苏联转让给中国的战斗机生产线多为米格系列战机,米格战斗机虽然适合苏联前线空军,但对航程的要求并不高。苏联的苏霍伊系列截击机虽然航程和火力较强,且很少出口,然而它们并没有被引进到中国空军或海军航空兵中。这导致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战斗机普遍存在航程较短的问题。对于空军来说,尽管问题存在,但通过建设更多机场和分散部署战斗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而对于海军航空兵而言,情况则更加严峻,因为没有航母,且海岛机场稀缺,战斗机的航程问题直接影响了执行任务的能力。
海军航空兵更倾向于装备双发动机战斗机,原因在于海上缺乏适合迫降的条件,单发战斗机一旦出现发动机故障几乎意味着坠毁,而双发动机战斗机则可以凭借剩余的一个发动机返回基地。因此,歼-6成为了海军航空兵的首选,歼-7的双发配置反而在海军航空兵中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直到21世纪初期,随着歼轰-7、歼-11和苏-30等具有较长航程的战术飞机陆续投入使用,中国的空中力量才逐渐缓解了这一航程瓶颈。然而,随着中国的军事进步,其他国家的进步也同样迅猛,尤其是韩国、越南、印尼等国从美国和俄罗斯获得了一批先进的重型战斗机,部分战机的性能甚至超越了中国刚刚装备的歼-11A和苏-30。与此同时,美国的军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海军虽然淘汰了F-14重型舰载机,但新型的F/A-18“超级大黄蜂”以接近30吨的起飞重量和全面升级的航电系统,令其在与歼-11A、苏-30的对抗中占据优势。而随着F-35战斗机在2006年试飞,日韩等国纷纷装备了F-35,美国海军也将装备F-35C,使得中国空军当时装备的远程战斗机,依然无法满足在海上维护国家利益与主权的需求。
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则要等到歼-16和歼-20大量服役之后。近几年来,歼-16和歼-20在海上执行驱离外国军机任务时,已经成为了主力,它们的数量和质量都足以支撑中国维护海上主权与利益的需求。
6月29日,央视报道了歼-20在东海上空成功驱离外军战机的经过。报道指出,在外军战机逼近中国领空时,歼-20飞行员迅速从训练状态切换至战斗状态,迅速升空并前往事发海域。尽管外军战机看到歼-20赶来后并未撤离,反而试图以气势压制歼-20,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对抗。通过央视公开的飞行员通线采取了“左急转”等复杂机动,显示出双方在空中展开了近距离的“格斗”。
面对外军战机的挑衅,中国飞行员冷静应对,一直将对手压制住。在经历了几轮激战后,最终成功将外军战机逼退。需要指出的是,这场对抗发生在和平时期。如果是实战,外军战机根本没有机会与歼-20进行几轮近距格斗,因为歼-20会在150公里外便使用霹雳-15导弹将其击落。即使进入近距离格斗,凭借歼-20独特的“升力体边条翼鸭式气动布局”以及具备越肩攻击能力的霹雳-10导弹,即便没有机炮,歼-20依然能在空中轻松碾压绝大多数战斗机。而且,歼-20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其极大的载油量和长时间滞空能力,能够在海上持续与外军战机对峙,无论是F-15、F/A-18还是F-35,都可能因为油量不足而被迫撤退。
此前,类似的任务通常由歼-11B、苏-30甚至歼轰-7承担。然而如今,歼-20逐渐成为海上战斗巡逻的常态,这不仅意味着五代机数量的逐步增多,也反映出对于新型装备的信心。飞行员在一线执行战斗任务时,已不再畏惧消耗装备或遭遇意外,而是将武器的性能发挥到极致,以战代练,持续提升作战能力。
有人可能会担心,歼-20频繁参与一线战斗巡逻任务,会不会导致其电磁信号特征、机动性等核心技术外泄。实际上,早已考虑到这一点。此次出击的歼-20来自于空军的“王海大队”,这是最早装备歼-20的部队,至今已有约7年的使用历史。在这7年中,歼-20经历了多次升级,最初的歼-20与最新一批歼-20在性能方面已经有了显著差异。比如,最新一批歼-20采用了碳化硅有源相控阵雷达,并配备了涡扇-15发动机,具备更强的探测能力和超音速巡航能力。
而“王海大队”装备的歼-20依然使用的是早期的AL-31发动机,雷达为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说,最早的歼-20已经具备了充足的作战能力,能够自信地执行各类任务,而不会轻易泄露核心数据。等到歼-20的产量完全提升后,王海大队的老旧歼-20将逐渐退役并移交给航校等单位,而新一批歼-20或甚至六代机将接替其工作。
至于这次与外军战机对抗的对手,虽然央视并未明确指出,但从作战的性质和时长来看,最有可能的对手是美军。考虑到F-22的航程较短,且数量有限,王海大队此次对抗的很可能是美国海军的F/A-18或F-35。这两款战机在超音速性能上较弱,只有在和平时期才有机会在近距离与歼-20较量。如果发生战时对抗,歼-20完全可以凭借超音速巡航优势,迅速压制对方。
通过这次事件,也可以看到中国在新装备的生产能力上已经有了足够的信心。数十年前,在接收新型战斗机时,往往将其视作珍贵资源,怕稍有损失,甚至在训练时也不敢过度使用。然而,今天的新型战机已经实现了完全国产化,交付数量极大,甚至出现了二代机飞行员转行飞歼-20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歼-20不再是“宝贝疙瘩”,而是开始在一线频繁进行战斗演练,飞行员们也乐于与外军战机切磋。
过去,海军航空兵还在使用歼-8和歼-7等战机执行日常巡逻任务,面对外军战机的威胁时,常常处于“被动”状态。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