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再版——一部红色革命经典的前续

  “噼啪燃烧的熊熊火焰,使他决心不顾一切,迎着历史的风雨,就沿着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噼啪燃烧的火焰,把他狂怒的脸映得通红了”《秘密世界》结尾,陪杀场的华子良“疯”了,从此步入斗争生涯下一阶段。

  7月25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红岩》前续,一个为当代人所绝难了解的秘密”杨益言长篇小说《秘密世界》发布会举行,时隔38年,这部文学遗珍再版问世。

  杨益言曾遭囚禁于渣滓洞,新中国成立后投身文学事业,曾任重庆市委支部生活杂志社(今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首任总编辑,2017年5月19日逝世,是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

  红岩故事中,有江姐“傲雪红梅”形象、宋振中“小萝卜头”形象等,而华子良“疯癫者”形象则有独特革命生涯:经受严重摧残,最终以疯癫作伪装,成功避开敌人猜疑。

  1963年,《红岩》出版两年并在国内发行300余万册后,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收到许多青年读者来信,他们提到一个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喜爱华子良这个小说人物,敬佩他的勇敢坚定,但他为何如此坚强而富有斗争经验?此外,一位老则把亲身经历的14年秘密监狱生活的长篇回忆录寄了过来。

  为此,杨益言重新拜访了许多和华子良有相似经历的老,还去贵州省、湖南省等地调研,他曾写道:“按历史的意义讲,也可以说,《秘密世界》所描写的来源于历史生活的许多细节,都是真实的。”

  《红岩》主要取材于解放战争时期白公馆、渣滓洞里发生的一系列斗争历史,《秘密世界》则触及法西斯在全世界的疯狂扩张与中国的秘密监狱斗争,从1935年华子良被捕写起,一直到1946年罗世文、车耀先牺牲,华子良装疯结束,揭开了中国隐蔽战线上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填补了《红岩》前史空白。

  《秘密世界》曾于1987年在重庆出版社出版,为遵从父亲初心,杨益言之女杨小谊将出版权留在重庆出版社,让他牵挂的“疯老头”故事穿越时光来到新时代读者眼前。发布会上,杨小谊抚着新书动情地说:“当年铁窗透进的微光,如今化作照亮人心的炬火。”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杨益言诞辰100周年,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秘密世界》再版问世,意义特别,同时添加了新元素。

  新版正文后的折页图上,施飘萍等人的素描肖像鲜活生动,这出自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庞茂琨之手。

  旧版书封图片做撕纸设计,撕开黑色背景,就露出了施飘萍与入狱前的华子良的红色身影;新版书封则以鲜红为底,印着入狱后形容枯槁、蓬头垢面的华子良。

  “看,华子良到了极限。他,也疯了!”华子良正是带着那副疯癫样貌,迷惑了监视者,从而开辟“通往胜利的路”。凑近端详,华子良看似疯癫,却将头颅昂起,追寻着光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