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信贷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近年来,金融强监管、严监管态势持续。一些银行员工因内控管理不到位、贷款“三查”执行不力等违规问题受到禁业处罚。每一起因贷款管理不善引发的风险案例都如同警钟,尤其是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制度的落实不到位,更是风险暴露的重灾区。因此,对每位信贷从业者而言,深入学习并掌握贷款“三查”的制度与 *** ,不仅是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更是对职业生涯负责、对银行资产安全负责、对社会经济稳定负责的必然要求。
《信贷的框架与 *** 》一书的作者深耕银行信贷领域二十年,历任大型商业银行支行、二级分行、一级分行副行长、总行信贷管理部副总经理,现任一级分行行长。长期从事信贷政策制定、产品流程设计、审查审批、贷后监控预警及不良贷款处置等工作。作者以其二十年信贷一线业务实践和思考总结为依托,透彻分析信贷业务,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信贷本质,系统掌握其框架与 *** 。
该书是一部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价值的信贷工具书,自2024年出版以来,已经获得“新浪财经十大更受欢迎金融图书”等多个奖项。
信贷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存款、中收、金融市场、理财非标等各项业务,无不与银行的信贷能力及信用风险管控水平直接或间接相关。信贷强则银行强,信贷弱则银行弱。当前,经营好商业银行,关键在于经营好信贷。
该书指出,解决信贷领域的复杂问题与难点,更佳切入点并非具体业务本身,而是信贷的结构与框架。否则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难以从根本上把握问题实质与运行规律,即“信贷在信贷之外”。
作者构建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信贷分析决策框架体系,其核心可概括为“两圈八区”。这构成了对“信贷”的总体认知图谱,涵盖单笔贷款、信贷组合、银行信贷战略、行业区域分析、客户分析、财务分析、内控法律及全面风险管理等信贷全流程、各方面。该图谱不仅能定位信贷各环节,更能清晰展现特定领域与其他信贷领域的关联。针对前述各环节,书中都给出了非常接地气的实战案例。
唯有厘清信贷“是什么”与“为什么”,方能精准把握“怎么做”。作者认为,信贷的本质是一组动态演化的关系,涉及存款人、商业银行、贷款人、保证人、监管者等多方主体,资金或信用随时间和环境变化在其间流动并相互影响。若仅视其为静态资金或合同约束的借贷行为,忽视“动态”与“关系”两大关键,则无法触及信贷实质。
贷款的调查、审查与审批,核心是评估企业或项目未来的还本付息能力。在此场景下,信贷分析判断的关键内容包括客户分析、准入判断、风控要点、审批条件设定以及贷后重点监控方向。书中提供了一套框架 *** ,帮助读者抓住贷前、贷中审查审批的核心,面对贷款申请时,能明确分析路径、判断依据,并最终形成合理的贷款条件与方案。
一家银行信贷管理的成效,关键取决于信贷组合管理水平,而非单一的贷款审批能力。信贷经营管理的核心分析与决策涵盖信贷总量与地区生产总值及区域经济的匹配度、各业务板块间的总量协调、信贷行业政策导向、贷款产品结构、贷款期限与余期结构、贷款担保结构等。针对上述问题,作者分别从不同层面,提供了信贷经营管理的分析框架与实用工具,如用于区域策略分析的“产业地图”“信贷立方”,以及用于信贷结构决策的资产准入、板块配比、区域协调、客户分布、行业链条、期限管理、担保平衡等 *** 。
信贷业务操作是信贷工作的基本功,也是银行信贷管理的基础。在此场景下,工作重点包括信贷流程合规性、操作执行到位度、授权适当性、政策与产品适用条件符合度、系统录入准确性与完整性。作者在书中详解了信贷业务操作的核心内容与关注重点,并介绍了多种实用框架 *** ,如贷前调查的“望闻问切”框架、贷后管理的“五区框架”及其操作要点等。
该书独特价值在于:搭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信贷框架体系;提炼源于大量实战的“一手知识”;提供明确易用的 *** 供不同读者快速获取所需;并始终有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支撑。书中呈现的“两圈八区”等核心框架,恰似应对信贷复杂性的精妙“定式”,为从业者系统提升信贷认知与实践能力提供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