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投资
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2024世界机器人报告》指出,中国继续保持全球更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2023年,中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数量达27.63万台,占全球新安装量的51%。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总保有量近180万台,位居全球之一。在服务和医疗机器人方面,中国拥有107家相关企业,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国际数据公司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整体规模约1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6%。从出货量来看,2023年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总出货量约5.3万台,餐饮配送、酒店配送、商用清洁机器人是市场出货量前三产品,显示出行业用户、社会公众对这些服务机器人的接纳认可。
2024年上半年,机器人行业23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收164.43亿元,同比减少153.06%;合计净利润3.78亿元,同比减少1046.42%。其中,营收前十的公司分别为埃斯顿、拓斯达、机器人、新时达、博实股份、派斯林、三丰智能、*ST工智、雷赛智能、信捷电气。
中国机器人技术产品不断创新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工业机器人呈现系列化发展,从高速、高精到高负载、高可靠的产品不断面世,服务和特种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
在各级 *** 的积极推动下,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正在迎来高速发展期。2021年12月21日,工信部等15部委发布《“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到203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2-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孕育开拓一批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4年1月5日,应急管理部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研发一批先进应急机器人,大幅提升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建设一批重点场景应急机器人实战测试和示范应用基地,逐步完善发展生态体系;应急机器人配备力度持续增强,装备体系基本构建,实战应用及支撑水平全面提升。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投资机会点深度调研报告》共七章。通过时下热门机器人种类(教育机器人、物流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家庭清洁机器人、安防机器人等)进行分析,深入挖掘其投资机会点。您或贵单位若想对当下机器人产业热点有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机器人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