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米内网
国家医疗保障局8月18日消息,全国医疗保障工作年中座谈会日前在陕西西安召开。会议要求,赋能医药产业创新,落实《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制定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完善生育保险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增加,对医疗健康养生方面的知识也更为关注。部分不法之徒借助信息公开和医疗健康科普形式变相发布违法违规医疗广告提供了可乘之机。
8月12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公示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信息的公告》指出,国家医保局近期对申报药品进行了初步形式审查,534个药品通过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初审,首次设立的商保创新药目录共有121个药品通过审查。
近日,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建立健全门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通知》,明年1月1日起实施包括普通门诊按人头付费、门特部分病种探索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村卫生站可作为普通门诊选点等重磅改革内容。虽然这是医保机构(如医保局等)向医疗机构支付医保基金的方式和 *** 发生了变化,看似与患者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也对患者的就医影响重大。记者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对此次改革进行解读。
近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组织医疗机构报送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品种需求量的通知》,于8月6日至25日开展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医疗机构需求量填报工作。本次集采共涉及55个品种,报量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十一批集采药品名单来了!近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开展第十一批国采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拟纳入55个品种。从销售规模看,55个品种2024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合计接近440亿元,其中超10亿大品种有11个;10个品种符合申报资格企业数达20家及以上,倍特药业、科伦药业、复星医药等为主力。
7月15日,国家医保局介绍,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日前启动,经过三阶段筛选,55个品种纳入第十一批集采报量范围。
第十一批集采药品目录即将出炉!日前流出的拟采购药品清单征求意见稿中,有2个高血压药在列,39亿大品种遭“哄抢”。此外,7个高血压药未被纳入但已满足国采入围门槛。受集采影响,近年来高血压化药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持续下跌,2024年创近8年新低;TOP20产品中,“一哥”易主,这款国产新药亮了。
近日,金莲花润喉片、抗感解毒片和舒筋活络止痛膏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转为非处方药。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NMPA已批准了148个处方药转为OTC,不乏蒲地蓝消炎片等OTC甲类(双跨)品种,以及龙胆泻肝软胶囊等独家中成药(含剂型独家,下同)。米内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城市实体药店+网上药店)化学药、中成药及生物药合计销售额超3900亿元,同比增长4.41%。“处转非”趋势日渐火热,已逐步形成药企、药店、患者等多方受益的良性发展格局。
7月1日上午,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下午,国家医保局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公开征求意见。
近日,信达开发的国产首款GLP-1减重创新药玛仕度肽注射液获批上市;11个消化系统及代谢化药迎战第十一批集采,齐鲁、华海、倍特等企业多个品种在列。米内网数据显示,2025Q1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消化系统及代谢化药销售额约310亿元,同比下滑1.67%;品牌TOP20中,阿斯利康的达格列净片、正大天晴药业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和默沙东的磷酸西格列汀片高居前三。43款消化系统及代谢化药新药强势来袭,恒瑞、石药、人福等火力全开。
近日,业内流出第十一批国采拟采购药品清单征求意见稿,其中有8个神经系统药物在列,2024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合计接近50亿元。此外,7个神经系统药物未被纳入但已满足入围门槛。受集采影响,近年来神经系统化药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市场跌宕起伏,2024年“药王”易主,企业排名中人福守擂成功;216个神经系统化药已有企业过评或视同过评,复星医药领跑过评榜。
6月23日,天津市医保局、市卫健委、市药监局发出《关于推动集采结果稳妥有序落实的通知》(津医保局发〔2025〕40号),该通知显示,为加强集采全流程管理,切实坚持“为用而采”,促进医疗机构、医药企业遵循并支持集中带量采购机制,履行“带量”的核心要求,促进“采、供、用、报”有序衔接,巩固深化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