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拆解一个行业:跨境电商行业
在AI浪潮下,电商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企业面临利润薄、用户增长瓶颈、供应链复杂及合规难题,同时面临高端人才短缺挑战。对于个人而言,掌握AI工具、精准提示词编写及适应新岗位需求成为职业发展的关键。
中国电商现在混得还不错,可以说是全球第一梯队。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能冲上34.8万亿元。
话说,这差不多占了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四分之一。特别是直播带货,都快成半边天了,GMV里有将近一半是直播带出来的,抖音、快手特别猛,增速都翻倍了。
在一些小圈子里,电商也很火。比如社交电商,靠微信小程序和抖音,鼓捣出了1.5万亿元的规模。跨境电商也没闲着,进出口额破了4万亿元,不过欧美那些关税政策有点讨厌,像Temu就被欧盟取消了小额免税优惠。
现在那些大平台,像淘宝、拼多多,为了拉人头,获客成本已经炒到了182块钱一个人。可顾客花钱反而更谨慎了,客单价跌了11%,平均每单才128块钱。
举个例子,有个卖消费电子的商家,一个月卖750万元的货,刨去成本还亏1.5万元。连轩妈蛋黄酥这种牌子也得降价5%-10%来保住销量。
网上购物的人是多了,但增速慢下来了,不到5%。特别是三线以下城市,顾客花钱的平均值只有一线城市的一半多点儿。商家的流量成本现在能占到收入的三成五,那些小商家只能靠薄利多销来活。
国际物流因为地缘政治影响,跨境电商的履约成本波动有20%那么大,搞得像SHEIN这种都在赶紧布局海外仓。
现在七成公司都希望找个会玩AI工具的人,可运营这块儿,熟练整AI的线%还成天担心被踢出局。而且数据也说了,一些大MCN机构都砍掉三成能力差的运营了,用AI工具之后,能整的成效能差出5倍。
你说现在主播得啥都会吧,自己带货还得懂数据分析,能这样的主播少得很,还不到5%。就这种稀罕人才,公司给的钱也得狠,花三倍工资都正常。这还不算完,用户口味变得贼快,要懂不同平台的算法,还得时刻对反馈下手,难度一下子高了。
搞跨境不像国内,你得懂外语还得会当地那一套,光靠AI翻译使不上劲儿,人得多了解文化背景。政策也是麻烦,像欧美那儿调关税啥的,玩法一变,你要额外增加合规的成本,两成都出去了。
现在智能物流势头猛,渗透四成多了,但技术有时候匹配不准,反倒让物流成本涨了一成五。你需要的人要懂物联网仓储还得能协调全球供应链,教会这些人不容易,时间也花得多。
很多公司说起做决定时,都说看数据。但别说很多这方面人才只会拉个基础表,真整AI建模的不多。而这差距体现到工资上更逗,做表的基础年薪才十万,遇上会机器学习的,工资能破百万。差距大了去了。
会玩提示词的工程师能把那些模模糊糊的要求,比如“卖口红”,变成清楚点的“给学生卖豆沙色口红,29.9元搞促销”,这么一改,AI做出来的内容转化率直接翻了三倍。
阿里的国际站有AI搜刮引擎Accio,靠着专业的提示词,把供需匹配这一块儿的效率抬高了40%,广告撒得不那么无效了。
像拼多多这种大厂已经搞起了“AI提示词训练营”,仨月速成既懂技术又懂行业的人才,薪水还比一般岗位高50%。
设立一个“AI提示词中台”,专门优化整个平台的指令库,比如淘宝AI生意管家就管着5000万商品。
直播的小伙伴都知道,以往的主播也就是对着话术本子念,现在?早就不够看了。你得能随时调整。这时AI能帮上大忙。
比如你喊一句:“当前看直播的都是些什么人,给三条能留住他们的说法,重点突出咱这个便宜又限时的好处。”然后AI会立刻给你回馈,让你能踩到每个人的点上,GMV一不小心就拉高了40%。
搞跨境的朋友们应该知道,翻译搬运早已不够,你需要结合当地的文化来调整文案。这不再是直译就能解决的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给提示词:“把中文页面的‘火爆热销’给换成适合德国的表达,建议用‘5000+德国用户的验证’。”转化率能从1.2%抬到1.8%。这些都是看着不起眼,但真有效的小调整。
特朗普称对普京“很不满意”,宣布批准向乌运送防御性武器,考虑对俄实施额外制裁(中国新闻网)
特朗普称对普京“很不满意”,宣布批准向乌运送防御性武器,考虑对俄实施额外制裁(中国新闻网)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旗下短视频产品 】
因为一场工作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南航再上热搜。31岁的机长李某某,在与领导就资质能力排查不合格谈话时情绪失控,持刀扎伤同事后坠楼身亡。逝者已去、伤者无碍,事件余波未平。
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之际,由中国人民海军航空母舰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湛江舰及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航母编队,携多型舰载战斗机、直升机和陆战队员,于7月3日上午抵达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启为期5天的访问活动。有香港市民发现航母山东舰开到了自家楼下,最佳观赏位开窗即得!
舰载机以制空作战、对海突击、对地精确打击等中高空任务为使命,是航母编队中最锋利的“牙齿”,直接决定着航母编队的战斗能力。2022年5月,在执行远海任务时,辽宁舰遭外军双航母夹击。
乘客被闷到砸窗求生,铁路部门却回应:没达到破窗应急预案的紧急程度。K1373列车空调宕机3小时,通报称车厢温度为31℃,但多名乘客实测高达38到40℃。在密闭、缺氧、高湿的环境中,多人出现中暑、呕吐等症状,多次请求开门通风无果,有乘客最终选择砸窗,结果被铁路方面批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