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实战考验让乌军掌控战场密码 现代欺骗艺术再显神威
《孙子兵法》中提到的“兵者,诡道也”在俄乌冲突中再次得到验证。双方不仅运用传统伪装技术,还结合了现代数字化战争中的电子战和虚假信息手段。例如,俄军通过GPS干扰使乌军导弹偏离目标,而乌军则利用星链系统构建虚拟通信来迷惑对手。社交媒体也成为新的战场,大量伪造的视频和图片不断涌现,引导舆论发酵。随着卫星和无人机侦察精度的提高以及AI算法的发展,欺骗与反欺骗的博弈正推动战争形态向隐匿化方向演变,战场真相变得愈发稀缺。
纵观历史,无论战争形式如何变化,欺骗策略始终存在。最古老的实例是古希腊的特洛伊木马计谋。在现代战争中,欺骗行动可以帮助实力较弱的一方创造有利条件对抗强敌,也能使军事强国优化作战方式,节省资源和生命。
常见的战场欺骗包括反复示敌、以假乱真、故意失误、信息过载等行为。军事欺骗被定义为故意采取措施误导敌方决策者,使其相信不实信息,并做出有利于欺骗者的行为。成功的欺骗需要操控信息和感知,诱导目标受众产生预期反应。欺骗通常分为模拟和掩饰两种方法,前者展示主要特征,后者隐藏特定元素。
欺骗行动的目标是分散敌方注意力、隐藏真实意图、达成突袭效果或制造混乱。欺骗带来的益处包括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提高任务成功概率、迫使敌人暴露弱点和浪费资源。然而,过度或不当使用欺骗策略可能会产生负面后果。
军事行动的组织、实施和评估离不开作战规划。欺骗应融入到作战规划流程中,确保各军种之间的有效协调。了解对手的想法是实施欺骗的关键。欺骗者需精心挑选适当的欺骗类型和技术,构建一个包含多个事件的欺骗故事,以传递给敌方情报收集机构。
哈尔科夫战役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乌军通过精心策划的虚假信号,诱使俄军将大部分兵力调往赫尔松地区,从而成功夺回哈尔科夫约3000平方千米的控制权。乌军在赫尔松地区频繁调动人员和装备,发动小股部队攻击,发布虚假信息,并保持低调集结兵力。这些行动共同构成了一个误导性骗局。
开源情报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交媒体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海量信息涌现,情报机构可以从中提取有意义的见解。尽管开源情报的可信度较低,但通过反复传播虚假信息,可以增强其真实性。研究表明,社交媒体已成为信息战的重要平台,双方都可以利用它影响公众认知和散播虚假信息。
哈尔科夫战役展示了现代战争中的认知操控战。乌军通过虚假的赫尔松攻势成功转移了俄军注意力,实现了战术欺骗的目的。这表明,在现代战场上,精准操控对手认知能够带来不对称优势。《孙子兵法》中的智慧在未来战争中仍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