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陈伟根教授团队:电气设备油纸绝缘老化拉曼光谱检测诊断技术

  油纸绝缘老化威胁电网安全,传统检测低效难应用?拉曼光谱技术以无损、快速、多组分分析破解难题!重庆大学

  陈伟根,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能源电力装备智能化与安全防护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家基础加强重点项目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工信部信息产业先进生产工作者,重庆市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重庆市电气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际大电网CIGRE国家委员会B3专委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重庆市高电压技术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智能感知专委会委员、中国水电工程学会自动化专委会委员等,国际会议ICEMPE2021执行主席等。主持国家基础加强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973课题、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科技重点专项、华电集团总部重大科技项目、省部级成果转化重点项目等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第3),牵头获国家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其它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5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300余篇。

  油纸绝缘电气设备是电网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老化状态直接关系到设备寿命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复杂工况下,油纸绝缘系统受电场、热、氧气等多因素作用逐渐劣化,可能引发严重事故。传统老化特征物(如油中糠醛)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存在步骤繁琐、依赖实验室设备、检测结果易受干扰等局限,难以满足现场快速、无损、高精度检测的需求。拉曼光谱技术凭借非接触、无损、快速及多组分同时检测的优势,为油纸绝缘老化状态评估提供了革命性解决方案。

  重庆大学能源电力装备智能化与绿色化团队长期致力于油纸绝缘老化拉曼光谱检测与诊断技术研究,牵头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电网科技项目等多项国家级课题,攻克了拉曼光谱特征提取、老化诊断模型构建等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

  能源电力装备是新型电力系统的物理基础,装备安全是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重庆大学能源电力装备智能化与绿色化团队依托输变电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能源电力装备智能化与绿色化关键技术突破为目标开展研究工作。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2人,教授/研究员8人、副教授2人、助理研究员2人,其中省部级人才以上8人次、国家级人才4人次;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核心成员、重庆市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拥有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主要从事能源电力装备(电力变压器、GIS、电力电缆、电化学储能、新能源发电等)劣化机理及演变规律、新型传感技术及感知终端、数字孪生及应用、装备智能化与安全防护、绿色植物绝缘油等电工绝缘新材料、高压碳化硅器件与先进变流技术、极端环境电力变换传输、超导电力技术、智能输变电装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核心成员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牵头获国家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重庆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一等奖各1项,其他省部级奖项多项。

  《》系统总结了团队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优化、分子动力学模拟、多尺度特征提取、智能诊断算法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并融合了与电力企业合作的典型案例,为油纸绝缘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本书在对油纸绝缘老化拉曼光谱检测与诊断技术的理论基础进行全面介绍的基础上,对各类油纸绝缘老化拉曼光谱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构成、主要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油纸绝缘老化检测是电力设备安全运维的关键环节,但现有专著多聚焦传统检测技术,缺乏系统阐述拉曼光谱在电力领域应用的权威著作。本书填补了这一空白,为电气工程领域科研人员及从业人员提供了前沿技术指南。

  从理论、方法、技术到应用,全面解析油纸绝缘老化拉曼光谱检测与诊断体系。涵盖表面增强基底设计、光谱数据库构建、多尺度特征提取、智能诊断算法等全链条技术,兼顾基础原理与工程实践。

  基于作者团队主持的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成果,融入十余项国际标准制定经验及与电力企业的合作案例。书中首次提出拉曼全谱综合诊断、图卷积神经网络等创新方法,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语言简洁、逻辑清晰,既适合电气工程专业师生及科研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为电力企业技术人员提供现场检测与诊断的实用指导。书中配有大量实验数据与案例分析,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技术要点。

  本书可供电气工程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参考,也可供高校及研究院相关研究工作者了解拉曼光谱检测的基本原理与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实战教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