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关区:启三维应急体系 全力做好强降雨后恢复保障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8日电7日傍晚,兰州市城关区遭遇强降雨天气,给城市运行和市民出行带来影响。为保障城市尽快恢复正常秩序,城关区各部门迅速行动,以“技防+人防+物防”三维一体应急体系为支撑,第一时间开展雨后清理、隐患排查与设施修复工作,共同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强降雨期间,区城市管理局启动应急预案,对积水严重路段实施定点强排,打开雨水篦子加速排水,并设置警示标志保障通行安全。针对树木断枝、路灯电缆故障等问题,绿化养护与电力抢修队伍冒雨作业,清理断枝、排查低洼路段电路设备,修复受损线路。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法队员200余人次,执法车辆40余辆次,清理规整共享单车停放点位30余处,排查雨水井与下水井50余处,对堵塞的水箅子及井盖进行清理,确保井口周边无明显积水。早晨8时降雨渐停后,为防止潜在降雨引发的内涝等次生灾害,该局再次安排部署执法力量开展雨后巡查,实时关注降水天气情况,确保各项防汛措施落实落细,切实筑牢城市运行和市民出行安全防线。
市自然资源局城关分局依照《城关区防汛十项硬措施》启动应对机制,对全区56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雨后复查。技术人员通过现场地质调查流程,划定危险区、评估滑坡体稳定性,并利用无人机拍摄全景影像,监测裂缝变化与次生灾害隐患。针对高风险区域,联合街道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机制,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截至目前,该局派出巡查人员119组294人,排查隐患点384个,未发现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隐患,转移人员88户180人。
8月7日晚间20时至8月8日凌晨2时,区水务局聚焦24条洪道,派出两组巡查人员对老狼沟红四村段、烂泥沟裕华木业段、鱼儿沟兰泰桥段、石沟、罗锅沟洪道进行巡查,并对雨中发现的石沟小石桥涵洞淤堵进行及时清理,确保洪道行洪畅通。8月8日上午,两组巡查人员继续对石门沟、枣树沟、老狼沟等洪道护岸堤防进行巡查。同时,该局抢抓晴好天气,及时开展“机械+人工”清淤作业,确保排水设施畅通。
区住建局严格按照防汛应急预案要求,组织防汛应急抢险和道路巡查人员100名,出动防汛抢险应急设备车辆19台,在9个主次干道易积水路段、5个小街巷易积水点位待命,重点关注主城区和雁滩627条小街巷,随时开展应急处置作业。同时,联合玉禾田各站点启动雨后应急巡查,累计排查道路40余条,并且针对天水南路、东岗东西路、民主东西路、麦积山路等11条行道树易倒伏路段,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发现1处雨后行道树问题并进行处理。道路巡查方面,在易发生滑坡路段设置雨天绕行提示牌4块,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清除滑坡一处约50立方米,在2处险情处设置锥桶和警戒带,区安监站监管在建项目81个,经排查目前无灾害事故。
区应急局整合预警监测平台资源,整合5大监测系统数据,构建起“监测—预警—处置—反馈”的闭环指挥体系。通过“370M窄带通信系统”现场指挥督导防范应对工作,实现应急指挥指令即时传输与快速响应,显著提升预警时效与处置精度。雨后持续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向8个相关部门和25个街道调拨应急物资共29类5500余件,街道现储备应急物资库存结余56类50000件。同时,与相关企业建立车辆、砂石料、饮用水、即食食品等设备物资的调用征用协调机制,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城关环卫中心借助雨后黄金窗口期,组织城玉公司及时擦拭城市家具表面积水、泥渍,清洗冲刷路面、雨污水井口淤泥;组织作业力量对过街天桥21座、人行地道34处、低洼路面72处进行再排查再清理。截至8日14时30分,累计擦拭城市家具413处、清掏污水井口、雨水篦子793个,清运断枝落叶、白色污染及漂浮物3余吨,争取最短时限内恢复路面本色,确保设施如新。在此次强降雨应对中,城关区各部门通过智慧监测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做到“指挥网”“防护网”“联络网”“行动网”“支撑网”联动,形成全链条应急响应体系,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承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