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江南/尽江南歌词

“行尽江南数十程”的出处是哪里

1、“行尽江南数十程”出自宋代杜常的《华清宫》。“行尽江南数十程”全诗 《华清宫》宋代 杜常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星残月入华清。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华清宫》杜常 翻译、赏析和诗意 《华清宫》是一首宋代诗歌,作者是杜常。

2、“朝元阁上西风急”的出处是宋代杜常的《华清宫》。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简要介绍:作者:杜常,宋代诗人。全诗内容:行尽江南数十程,晓星残月入华清。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诗意解读:诗人描述了行至江南数十里,清晨时分进入华清宫的情景。

3、“晓星残月入华清”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全诗如下:行尽江南数十程,晓星残月入华清。这句话描述了诗人结束了江南数十个驿站的路程,在黎明时分,星星尚未完全隐去,残月仍挂在天边时,来到了华清宫。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4、“行尽江南数千里”出自唐代岑参的《春梦》。“行尽江南数千里”全诗《春梦》唐代 岑参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作者简介(岑参)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

5、出处:该句诗出自杜常的《华清宫》,杜常是宋代的一位诗人,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至华清宫时的所见所感。全诗内容:《华清宫》全诗为“行尽江南数十程,晓星残月入华清。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6、行尽江南数十程②,晓风残月入华清③。朝元阁上西风急④,都入长杨作雨声⑤。【作者简介】杜常,字正甫,卫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汲县)人。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以太常寺官权发遣陕西秦、凤等路提点刑狱公事。官至工部尚书。【注释】① 诗原误题唐王建作,据《宋诗纪事》引《河上楮谈》改正。

“行尽江南数千里”的出处是哪里

“行尽江南数千里”出自唐代岑参的《春梦》。“行尽江南数千里”全诗《春梦》唐代 岑参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作者简介(岑参)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

“枕上片时春梦中”的出处是唐代岑参的《春梦》。全诗内容: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作者简介: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进士,曾两次从军边塞,后官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 天宝三载(744)进士,八载(749)为高仙芝安西节度使府掌书记;十三载(754)充封常清安西、北庭节度判官;乾元间, 为虢州长史。大历二年(767)官嘉州刺史,后罢官客死成都。世称岑嘉州。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来自岑参的《春梦》春梦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译文 昨夜春风吹进了深邃的寝室,让人惊觉已经是春天了,于是想起远在湘江之滨的伊人。

“秋尽江南草未凋”的出处是哪里

“秋尽江南草未凋”出自唐代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秋尽江南草未凋”全诗《寄扬州韩绰判官》唐代 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作者简介(杜牧)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秋尽江南草未凋”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全诗为: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描绘了江南深远的青山、悠长的绿水,以及在深秋时节仍未凋谢的草木,展现出江南秋日的独特风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秋尽江南草未凋”的上一句是“青山隐隐水迢迢”。分析如下:原诗出处:该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表达了诗人对昔日同僚韩绰判官的深深怀念。诗句含义:“青山隐隐水迢迢”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远景,青山连绵不绝,江水悠长遥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诗句出处:该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诗句含义:“青山隐隐水迢迢”描绘了江南地区远山隐约、流水悠长的自然景色,为下句“秋尽江南草未凋”铺垫了背景,展现了深秋时节江南地区依然草木葱茏的景象。

求河图尽江南的歌词

1、不窥天狼,长我荣光。不闻羌笛问柳,不见灯火阑珊。毕竟当时尽江南。

2、河图的《尽江南》歌词如下:踏一夜江岸 纵马提鞍 晨露初晗 隔灯照山岚:开篇描绘了江南夜晚的静谧美景,骑马行进在江岸边,晨露微凉,灯光映照出山岚的轮廓。平一场戡乱 顾半世纷繁 天命不谙 尽我归途难:表达了乱世中的纷争与无奈,尽管努力平息战乱,但世事纷繁,天命难测,归途艰难。

3、我愿随风飘摇,逐流水到天涯,这样的歌词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像风一样自由,像水一样随性,随遇而安,享受生活的美好。总的来说,河图《尽江南》的歌词以其细腻的笔触、深情的情感和对江南文化的赞美,为听众呈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画卷,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关键词:尽江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