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工智能突破:生成式AI引领翻译技术革新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演进,2025年成为生成式AI在翻译行业实现关键突破的重要年份。近期由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专业委员会正式发布的《翻译行业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025)》不仅标志着我国在AI赋能翻译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也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这份权威性文件系统梳理了生成式AI在翻译实践中的典型应用场...

哈佛演讲争议:一场被拆解的「共同人性」叙事

  2025年5月29日,哈佛毕业典礼上中国留学生蒋雨融的演讲掀起舆论风暴。初期媒体以「汉服少女闪耀哈佛」「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为标题狂欢,微博相关线亿,B站演讲切片播放超800万次。但48小时后,知乎出现《拆解哈佛演讲背后的精英闭环》长文,揭露其父向绿发会捐赠100万元的关联交易,豆瓣「社科理论」小组则结合沈逸教授观点,提出...

史杰松老师案例《圣邦微电子:领跑全球模拟芯片市场的创新力量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重构的背景下,圣邦微电子瞄准高性能模拟 IC 领域,启动 “国产替代与技术突围” 营销策划项目。作为行业资深营销专家,史杰松老师深度剖析圣邦股份 1000 余款产品矩阵优势,围绕消费电子、车载电子等核心场景,构建 “技术价值可视化 + 场景需求精准化” 的营销策略体系。从市场定位到品牌建设,从产品创新到...

塑造翻译新质业态 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习指出,翻译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新时代以翻译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交流互鉴指明了方向。   中国翻译协会作为我国翻译领域唯一的全国性社会团体,肩负着推动翻译行业健康发展和服务国际传播事业的责任使命。过去一年,中国翻译协会充分...

“一带一路”倡议对新时代外国文学研究的启示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也为文化和人文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连接亚欧非大陆的重要纽带,“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共建国家之间的文化互动与思想交融,为外国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广阔空间。在这一背景下,外国文学的研究范式正在发生变化,不仅涵盖更广泛的区域,涉及多元文化语境,也促使研究...

《中国文化遗产领域英文译写规范》起草专家:应平衡文化原真性与跨文化沟通

  “文博热”持续升温,博物馆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窗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文博翻译质量参差不齐、标准不一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针对这一现状,。这一团体标准的出台将提升中国文化遗产领域英文译写的一致性与专业性,增进国外受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中国文化遗产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由中国对外翻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