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儿的科学顾问

  “别急,我们带来了专门解决这种问题的研发产品。”何江峰一边说,一边从车上取出预防和缓解羊群肠胃疾病的天然矿物基吸附产品。她耐心地向牧民讲解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还安排团队成员现场演示如何正确使用这些产品。她知道,这些知识和技术将为牧民提升养殖效益。

  6月26日,内蒙古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巾帼科技服务走基层特聘专家何江峰研究员一行又踏上了为农牧民送科技、送服务之路。

  何江峰是内蒙古自治区新时代专业技术人才,自治区肉羊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农科英才计划“农科青年人才”,青海省科技特派员,还是内蒙古自治区四所高校外聘研究生导师。

  这一次,何江峰带领团队从呼和浩特市出发,驱车前往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她们此行目的是把科研成果自主研发产品和功能饲料送给当地农牧民,解决肉羊养殖营养不良等难题。

  “草场解封不久,放牧初期,肉羊会出现营养补充不足和季节性疾病的困扰。”何江峰一边带领团队深入牧场,一边仔细查看羊群的生长情况,了解农牧民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每次下乡调研,她总是认真、仔细地询问、听取养殖中的问题和百姓的烦恼,之后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回到实验室。

  何江峰说:“科研思路要源于实践,科研成果要为社会服务,为农牧民解决实际问题。”10多年来,她们团队为农牧民解决困难30余类,科研成果90%以上用于解决农牧民的急难愁盼。

  7月9日,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实验楼上,何江峰又开始了她忙碌的一天。她走进实验室,熟练地打开电脑,认真地分析着每天的实验数据。这些数据如同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响科研乐章。

  “数据是科研的生命线。”何江峰常常这样对团队成员说。她深知,每一个数据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新发现,也可能成为攻克难题的关键。

  在她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养成了严谨对待数据的习惯。他们仔细记录每一个实验步骤,精确测量每一个参数,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异常值。

  有一次,团队在研究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对肉羊生长的影响时,发现实验数据与预期相差甚远。一些成员开始怀疑实验设计是否有问题,甚至有人提议放弃这个方向。

  何江峰坚定地说:“数据异常并不可怕,这可能是新发现的前奏。我们要认真分析原因,追溯根源。”她带领团队重新梳理实验过程,从饲料的配比、羊群的饲养环境到实验仪器的校准,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经过反复排查,他们发现是实验羊群中个别个体对饲料添加剂产生了特殊的生理反应。这个意外的发现让他们意识到,这种添加剂可能对某些特定基因型的羊有更显著的效果。

  经过深入研究,她们成功开发出一种针对特定羊群的个性化饲料添加剂,不仅可以提高肉羊生长速度,还能降低养殖成本。

  何江峰深知,科研不仅是严谨的数据分析,更是对未知的探索和创新,她鼓励团队成员大胆尝试新方法和技术。在她的带领下,研究所不断引入先进生物技术,如基因编辑、微生物发酵等,为传统农牧业注入了新活力。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际权威SCI期刊上发表,在肉羊功能饲料添加剂和细胞培养上也取得多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

  何江峰常说:“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科研成果能够帮助农牧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赵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