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生态环境执法案卷评审比武创新实践分段聚焦双向赋能执法能力提升

  在去年首创“虚拟案卷评查”模式并获省厅推广的基础上,山东省青岛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支队再次创新,在全省再次首个以“案卷评审比武”的模式纳入2025年青岛市生态环境执法实训比武核心创新环节。通过构建“前置评查+现场讲评”分段聚焦机制,“规范性与实体程序把关—典型性与示范性提炼”的递进式设计,实现了执法基础规范与实战创新能力的双重提升。

  “案卷评审比武”分为“案卷评查”和“案卷讲评”两个环节。各参赛队自选2024年12月以来办理案卷1份,范围包括涉逃避监管、涉危险废物、涉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运用非现场监管手段取证查处及综合类等类别。

  交叉评查前置化:比武前7日,开展交叉互评,重点核查合法性与规范性问题,评查情况作为个人得分。市级专家同步复核,梳理出“证据链不完整”“法律适用偏差”等6类共性问题,直接纳入后续执法培训重点,实现“以评促改”。

  比武现场由各参赛队阐述案卷典型性和创新性,限时10分钟,邀请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专家质询、点评、现场打分。所选案卷被评查得分和讲评成绩作为集体成绩。

  现场抗辩实战化:现场讲评阶段,各参赛队以“典型性为核、示范性为要”,聚焦案卷在实战中的创新价值与推广意义,围绕案件的联合执法模式、复杂问题破解路径等进行深度阐述,重点呈现跨部门协作、多证据类型融合等特色做法;专家针对案件的创新点进行点评,从非现场监管手段应用、新型执法技术赋能、全流程电子化办案等维度,总结可复制的实战经验,为同类案件办理提供参考范式;互动提升阶段通过“陈述—质询—回应”的现场互动,深化对案件典型意义的理解,推动执法人员从“会办案”向“办精品案”转变。

  专家点评精准化:按案件类别分组点评,既指出单案存在的“文书说理性不足”“裁量依据不充分”等具体问题,又总结该类别案件办理的共性规律。如对非现场监管案件,专家重点解析“在线监控数据作为证据的合法性要件”,为同类案件办理提供明确指引。

  “前置评查+现场讲评”的分段设计,形成了“基础规范—实战创新—经验固化”的闭环提升机制。前置评查筑牢执法底线,确保案件经得起法律与程序检验;现场讲评激活创新动能,推动执法人员在规范基础上探索高效办案路径。两者相互支撑、协同发力,既让执法人员守住“不出错”的底线,又激发“能出彩”的活力,参评案卷中80%实现了“规范基础上有创新、创新实践中守规范”。

  通过将案卷评审与实战需求深度绑定,不仅锤炼了执法人员“办铁案、办精品案”的能力,更构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升”的良性循环。下一步,执法支队将继续深化比武成果应用,推动创新模式向日常执法延伸,为全省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实战推广

相关推荐